[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神经保护骨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88608.5 | 申请日: | 2018-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38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立利;谢栋;何阿祥;蔡晓敏;曲博;许晨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陆林辉 |
| 地址: | 2000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筒 凿身 本实用新型 神经保护 骨凿 凿柄 扁平条状 贯通腔体 筒体上沿 透明材质 椎体后缘 硬膜囊 椎间盘 长边 底端 钙化 骨屑 骨赘 凿刃 直边 椎体 损伤 容纳 安全 | ||
1.一种新型神经保护骨凿,包括凿柄,所述凿柄底端固定扁平条状的凿身,所述凿身末端为凿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明材质的半筒,所述半筒的两直边侧分别与凿身的两长边侧固定,从而形成容纳骨屑的贯通腔体;所述半筒筒体上沿长度方向设刻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神经保护骨凿,其特征在于,所述贯通腔体沿长度方向均一,且截面为半圆造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神经保护骨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筒与凿身、凿柄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神经保护骨凿,其特征在于,所述凿柄底端还设有凹腔,所述凹腔与所述贯通腔体在凿柄底端处密封连通;所述凿柄侧壁还开设有与凹腔相通的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神经保护骨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靠近凹腔的一端位于凹腔腔底;所述通孔朝向远离凹腔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神经保护骨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沿口处设卡口的骨屑收集瓶,所述通孔靠近凿柄侧壁的一侧设对接口;所述骨屑收集瓶与所述通孔通过卡口和对接口的连接形成密封连通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神经保护骨凿,其特征在于,所述凿柄与凿身间形成150度的夹角;所述通孔出口开设于凿柄朝向凿身的一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神经保护骨凿,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筒沿贯通腔体长度方向突出于贯通腔体形成突出的檐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神经保护骨凿,其特征在于,所述檐口为弧形,且突出边缘呈圆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神经保护骨凿,其特征在于,所述凿刃的宽度为1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860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