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87944.8 | 申请日: | 2018-0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10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鑫;刘日贵;王本新;王洪元;张懿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8 | 分类号: | A47J2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韩建伟;邹秋爽 |
| 地址: | 3120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罩 连接件 底壳 锅体 本实用新型 烹饪器具 锅盖 被烹饪食物 电压力锅 方案解决 隔热结构 拉紧力 盛放 装配 施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体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下侧的底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侧的保温罩;锅盖,锅盖设置在锅体上;连接件,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保温罩和底壳连接,连接件对保温罩和底壳施加拉紧力;隔热结构,设置在连接件与底壳之间。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保温罩装配操作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器具,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的保温罩和底壳的连接方式的改进。
背景技术
电压力锅为常用的烹饪电器。其中,电压力锅内设置有保温罩,现有技术中传统的保温罩的固定方式为,保温罩的侧壁和中板之间通过打螺钉固定在一起。而上述的固定方式需要从中板的侧边进行打螺钉,操作具有一定难度,装配效率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保温罩装配操作困难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用以盛放被烹饪食物,锅体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下侧的底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侧的保温罩;锅盖,锅盖设置在锅体上;连接件,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保温罩和底壳连接,连接件对保温罩和底壳施加拉紧力;隔热结构,设置在连接件与底壳之间。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连接件对保温罩和底壳施加拉紧力,进而使得保温罩和底壳之间固定在一起。上述结构使得可以从锅体的底部对保温罩进行固定操作,从而使得装配过程更简单。同时,隔热结构防止保温罩的热量传递至底壳并使底壳融化。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电压力锅的保温罩装配操作困难的问题。
进一步地,保温罩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底壳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连接件为穿设在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内的连接螺栓,隔热结构设置在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孔之间。
进一步地,底壳的下表面向底壳的内部凹陷并形成支撑凸台,支撑凸台包括侧壁以及连接在侧壁的上侧的顶壁,第二连接孔设置在顶壁上。
进一步地,隔热结构包括隔热套,隔热套套设在连接螺栓外并穿设在第二连接孔内。
进一步地,隔热套的下端设置有凸边,凸边与顶壁的内侧抵接设置。
进一步地,隔热套的上端突出于第二连接孔,并且隔热套的上端与保温罩之间具有第一预设间隙。
进一步地,第一预设间隙在0.5mm至3mm的范围内。
进一步地,顶壁与保温罩之间具有第二预设间隙。
进一步地,第二预设间隙大于或者等于3mm。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锅体还包括连接在外壳的上侧的中板,保温罩连接在中板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2示出了图1中烹饪器具的A处放大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体;11、外壳;12、底壳;121、第二连接孔;13、保温罩;131、第一连接孔;14、中板;20、锅盖;30、连接件;40、隔热结构;41、隔热套;42、凸边;50、支撑凸台;51、侧壁;52、顶壁;h1、第一预设间隙;h2、第二预设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879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