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尾门撑杆金属外管和塑胶外管相结合的装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29324.9 | 申请日: | 2018-0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90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杜呈刚;肖强;熊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沃德贝尔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C17/30 | 分类号: | E05C17/30;E05F15/6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75 | 代理人: | 谢素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外管 防转 装配结构 外管 塑胶 内钢管 胶套 本实用新型 电动尾门 撑杆 整体结构刚性 传动结构 传统结构 铆接 生锈 磨损 紧凑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尾门撑杆金属外管和塑胶外管相结合的装配结构,包括和传动结构铆接在一起的内钢管组件,所述内钢管组件的一侧外部套装一个塑胶外管,塑胶外管的一端套装一个防转胶套,所述内钢管组件的另一侧套装一个金属外管,金属外管相对防转胶套一侧设置有一个防转装配结构,所述防转胶套通过防转装配结构套装于金属外管内部。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刚性和强度较好,整体结构尺寸紧凑,又达到表面不易磨损及生锈的目的,也就避免了传统结构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尾门撑杆金属外管和塑胶外管相结合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电动尾门撑杆两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
第一种是纯金属外管结构(包括纯钢管和纯铝合金外管结构),此种结构强度及刚性较好,但是在使用中易刮伤,造成表面生锈(钢管易划伤生锈,抗盐雾侵蚀很差)或表面刮伤严重(铝合金表面相同材质耐磨性较差,两根铝管伸缩运动中极易磨损内外管的接触表面,表面损伤严重);
第二种是内外管均为塑胶管,表面不会生锈,即使有轻微划伤也不明显,耐磨性较好,在抗盐雾上明显优于钢管,这种结构一类是尺寸比较大,占空间较大的,适用性很差,一类是和金属外管尺寸差不多的塑胶外管结构,因为空间及尺寸较小,塑胶管的刚性和强度较差,在撑门时,侧向受力摇晃严重,特别是安装在尾门比较重的车型上,因为刚性较差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可靠性较差的表现更明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尾门撑杆金属外管和塑胶外管相结合的装配结构,综合以上两种结构的优势,既达到整体结构的刚性和强度较好,整体结构尺寸紧凑,又达到表面不易磨损及生锈的目的,也就避免了两种结构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电动尾门撑杆金属外管和塑胶外管相结合的装配结构,包括和传动结构铆接在一起的内钢管组件,所述内钢管组件的一侧外部套装一个塑胶外管,塑胶外管的一端套装一个防转胶套,所述内钢管组件的另一侧套装一个金属外管,金属外管相对防转胶套一侧设置有一个防转装配结构,所述防转胶套通过防转装配结构套装于金属外管内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钢管组件的一侧一体式设置有一个第一塑胶球头,另一端通过连接轴设置一第二塑胶球头,第二塑胶球头与金属外管内壁铆接,所述第一塑胶球头伸出于塑胶外管的一侧,所述第二塑胶球头伸出于金属外管的一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塑胶球头与塑胶外管之间安装有一个马达端防水套,第二塑胶球头与金属外管之间安装有一个弹簧端防水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防转装配结构包括开设于金属外管内壁的防转槽,以及设置于防转胶套外壁的防转凸棱,防转凸棱装入于防转槽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塑胶外管的外壁环绕塑胶外管一圈设置有凸出的条纹。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外管为铝合金外管,内钢管组件的外部涂抹胶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刚性和强度较好,整体结构尺寸紧凑,又达到表面不易磨损及生锈的目的,也就避免了传统结构的缺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钢管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截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沃德贝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沃德贝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93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