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沉淀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114307.8 | 申请日: | 2018-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70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 发明(设计)人: | 谢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晨倩助剂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C02F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戚小琴 |
| 地址: | 314117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座 清渣板 吸泥架 浮渣 本实用新型 二次沉淀池 吸泥装置 池体 污泥 污水处理设备 滑动连接 中心固定 转动连接 内固定 排泥管 排泥孔 驱动件 新机械 转动 驱动 水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二次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固定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排泥孔,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吸泥装置,所述吸泥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且用于收集污泥的吸泥架和驱动所述吸泥架的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吸泥架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清理浮渣的清渣板,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机械结构,通过设置清渣板,清渣板可对水面表面的浮渣进行收集,使得吸泥架在对污泥进行收集的同时可对浮渣进行清理,同时工人又能较为清渣板内的浮渣进行清理,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二次沉淀池。
背景技术
环氧大豆油是用大豆油经过氧化处理后制得的一种化工产品,生产环氧大豆油会产生大量污水,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质,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质进行清除。
目前,公告号为CN20473499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二次沉淀池刮吸泥机驱动装置总成,它包括二次沉淀池池体,所述二次沉淀池池体中心设置中心支撑座,所述中心支撑座上设置有圆形支撑框架,所述圆形支撑框架外圆周面中部设置有齿轮盘,所述齿轮盘与驱动齿轮相连接。
这种二次沉淀池刮吸泥机驱动装置总成通过设置驱动齿轮带动齿轮盘转动,齿轮盘转动带动圆形支撑框架转动,使圆形支撑框架上的刮吸泥机对二次沉淀池内的污泥进行清理,但刮吸泥机只能对二次沉淀池底部的污泥进行收集,难以对漂浮水面上的浮渣进行收集,使得工人需要手动对浮渣进行清理,使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二次沉淀池,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二次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固定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排泥孔,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吸泥装置,所述吸泥装置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且用于收集污泥的吸泥架和驱动所述吸泥架的转动的驱动件,所述吸泥架上滑动连接有用于清理浮渣的清渣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池体底部的污泥和水面上的浮渣进行清理时,工人可通过驱动件带动吸泥架转动,吸泥架在转动过程中对池体底部的污泥进行清理,同时吸泥架上的清渣板与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渣接触,使浮渣附着在清渣板上,从而对漂浮在水面上的浮渣进行清理,当清渣板上附着的浮渣较多时,工人只需将清渣板从吸泥架上取下即可对附着的浮渣进行集中处理,使得工人的工作量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泥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上的转动架、安装在所述转动架上的吸泥管,所述转动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带动转动架转动,转动架转动带动吸泥管移动,吸泥管在移动的过程中对池体底部的污泥进行收集,使得污泥可以被重复利用,同时使得水质不易由于污泥的上浮而较为浑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池体的边沿之间固定连接有工作架,所述工作架的下表面设置有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架上的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驱动电机上的减速机,所述转动架与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后通过减速机的作用使得传递至转动架上的转速较低,使转动架不易由于转速过快而搅动出水流,降低了池体底部污泥上浮的几率,使得水质较为澄清,工作架的设置方便了工人对驱动件的检修,降低了驱动件的故障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架上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滑动连接有所述清渣板,所述清渣板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滑动槽内的板主体、开设在所述板主体上的储渣槽、固定连接在所述板主体上用于阻挡浮渣的挡渣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晨倩助剂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晨倩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143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厂循环水池高效节能环保自清淤泥系统
- 下一篇:一种快速沉淀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