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电复接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74427.X | 申请日: | 2018-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4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 发明(设计)人: | 黄学路;郑大存;丁海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奉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08 | 分类号: | H05B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闻世代律师事务所 31322 | 代理人: | 张一超 |
| 地址: | 2018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铜片 绝缘板 加热包 通孔 铜片 卡固结构 卡接结构 弯曲舌片 转接 电极片 接板 卡勾 本实用新型 安装方便 加热腔体 控制腔体 高电压 紧固件 卡槽卡 免焊接 耐高温 击穿 包覆 分置 紧固 卡槽 卡固 | ||
一种接电复接板,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铜片及包覆在绝缘板内的转接铜片,各连接铜片分别与加热包电极片通过卡固结构连接,各连接铜片分别通过卡接结构与绝缘板连接,各连接铜片与转接铜片之间分别通过紧固件紧固,所述卡固结构包括设于连接铜片上的多个通孔及设于各通孔上的多个弯曲舌片,所述加热包电极片卡固于多个弯曲舌片与对应通孔之中,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各连接铜片上的多个卡槽及设置于绝缘板上的多个卡勾,所述绝缘板通过多个所述卡勾与各连接铜片上的多个卡槽卡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可以使加热包组与铜片免焊接连接在一起,安装方便,其整体耐高温,可以承受高电压而不击穿破坏,且实现了PTC水加热器加热腔体和控制腔体分置的布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件,尤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和混动汽车的PTC水加热器中所使用的连接PTC加热包组到PCB板之间的接电复接板。
背景技术
目前PTC水加热器的热功率要求越来越大,而体积越来越小。其工作时发热腔体内的温度特别的高(>150℃),考虑到PCB板上电子元器件的寿命问题,在PTC水加热器结构上将控制腔体(内含PCB)和发热腔体(内含散热器和PTC加热包组)分开布置,因此需要一个接电部件,能将发热腔体内的PTC加热包组连接到控制腔体内的PCB板上。
由于PTC水加热器需要输出不同档位的功率,因此PTC加热包组需要被分成几组分开控制,这使得在比较小的空间内完成接电的转接就变的比较困难,因此需要一个转接铜片来完成不同串联包组的接电。由于PTC加热包组的极端工作温度很高(>200℃),与之直接连接的铜片温度相应的也很高,如果采用传统的焊锡连接,在高温下会有融锡的风险,所以不能采用焊锡的形式连接加热包组和铜片。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接电复接板是本发明人潜心研究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电复接板,其可以使加热包组与铜片免焊接连接在一起,安装方便,其整体耐高温,可以承受高电压而不击穿破坏,且实现了PTC水加热器加热腔体和控制腔体分置的布局。
为了实现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接电复接板,其中包括至少一个连接铜片及包覆在绝缘板内的转接铜片,各所述连接铜片分别与加热包电极片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各所述连接铜片分别通过卡接结构与绝缘板连接在一起,各所述连接铜片与转接铜片之间分别通过紧固件紧固。
优选地,所述卡固结构包括设置于连接铜片上的多个通孔及设置于各通孔上的多个弯曲舌片,所述加热包电极片卡固于多个所述弯曲舌片与对应通孔之中。
优选地,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各连接铜片上的多个卡槽及设置于绝缘板上的多个卡勾,所述绝缘板通过多个所述卡勾与各连接铜片上的多个卡槽卡接在一起。
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防滑螺丝和螺母,各所述连接铜片与转接铜片之间分别通过防滑螺丝与螺母连接紧固。
优选地,所述螺母为连接于转接铜片上的嵌件螺母,所述连接铜片上与所述嵌件螺母位置对应的部位设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嵌件螺母位置对应的腰型孔,各所述连接铜片与转接铜片之间分别通过所述防滑螺丝穿过所述腰型孔后与嵌件螺母螺接紧固。
优选地,各所述连接铜片和转接铜片均是由冲压工艺折弯成型,所述嵌件螺母通过冲压嵌入所述转接铜片之中。
优选地,各所述连接铜片和转接铜片表面均设置有镀银层。
优选地,所述防滑螺丝的法兰盘螺头上带有一圈防止防滑螺丝振动后松动的细齿。
优选地,各所述连接铜片和转接铜片之间均填充有注塑的绝缘板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奉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奉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44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