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64967.X | 申请日: | 2018-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92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君;乔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32 |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邹剑峰 |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净化区 槽体 填料层 生物过滤池 厌氧消化池 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隔板 本实用新型 内部设置 出水端 进水端 风孔 村镇生活污水 槽体外壁 竖向布置 通道连通 依次设置 流连通 连通 | ||
1.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所述槽体的内部通过竖向布置的隔板分为第一净化区和第二净化区,第一净化区和第二净化区的顶部通过隔板上的通道连通,其中槽体的进水端和出水端分别位于第一净化区和第二净化区的底部;
所述第一净化区内部设置厌氧消化池(4),所述厌氧消化池(4)底部与槽体的进水端连通,所述厌氧消化池(4)的上方设置第一填料层(6);
所述第二净化区内部设置生物过滤池(11),所述生物过滤池(11)的上方依次设置第二填料层(8)和第三填料层(9),所述生物过滤池(11)与第三填料层(9)之间的槽体外壁上设置拔风孔(13),槽体的出水端与拔风孔(13)溢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所述进水端包括设置在槽体顶部的进水槽(1)和沿槽体外壁竖直设置的进水管(2),所述进水管(2)的顶端连通进水槽(1),底端连通第一净化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厌氧消化池(4)的底部设置第一布水管(3),所述第一布水管(3)与进水管(2)底部连通;
所述第二净化区的顶部设置第二布水管(17)与隔板上的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拔风孔(13)沿第二净化区的槽体外壁水平布置一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所述拔风孔(13)下方的槽体外壁设置紫外消毒槽(10),所述紫外消毒槽(10)设置出水管(12)作为槽体的出水端;
所述紫外消毒槽(10)设置有对水体进行照射消毒的紫外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厌氧消化池(4)的槽体外壁设置可打开的加料口(15)和排渣口(16),并在所述第一净化区的顶部槽体上设置沼气收集阀(14)。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所述第一填料层(6)的底部为交错倾斜设置的斜置格栅(5),顶部设置栅格支撑板,内部填充的厌氧填料为市售的德国linpor、挪威Kaldnes、德国levapor三类MBBR填料中的至少一种,填充率为厌氧消化池体积的12%~4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所述第二填料层(8)和第三填料层(9)分别通过栅格支撑板固定,其中,第二填料层(8)内部填料为碎石、钢渣、红砖渣中的至少一种,第三填料层(9)内部填料为聚丙烯填料、火山岩石、生物陶粒、沸石、活性炭、砾石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第二填料层(8)内部填料的粒径为25-100mm,第三填料层(9)内部填料的粒径为3-50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所述生物过滤池(11)内部设置沸石、活性炭、火山岩石、玻璃轻石中的至少一种滤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凯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496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毛皮加工中含铬废液生物膜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