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肠溶植物胶囊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30569.6 | 申请日: | 2018-0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92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马雪华;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祺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9/48 | 分类号: | A61K9/48;A61K47/38;A61K47/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胶囊 肠溶 基体层 胶囊帽 胶囊体 解层 抗酸 溶解 本实用新型 基材层 肠道 胃液 胶囊 释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肠溶植物胶囊,包括胶囊体(1)和胶囊帽(2),其特征在于,胶囊体(1)和胶囊帽(2)包含一层基体层(3)和一层抗酸解层(4),且抗酸解层(4)设置于基体层(3)的内侧。本肠溶植物胶囊的外侧基材层可以在胃液的溶解,使得胶囊在肠道中溶解地更加迅速,有助于加快药物的释放速率,见效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肠溶植物胶囊。
背景技术
植物胶囊是一种由植物原料制备而成的空心胶囊,植物原料主要包含羟丙甲基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普鲁兰多糖等。植物肠溶胶囊是在植物胶囊的基础上添加一种抗酸解层,防止胶囊在胃酸中溶解,使其肠道中溶解的胶囊。
中国专利CN106265587A公开了一种肠溶空心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其包含胶囊壳体和肠溶包衣,其中肠溶包衣包裹在胶囊壳体的表面,还包含密封层和封口膜,避免了胶囊在胃液中破碎或胃液流入胶囊污染药物,提高了肠溶效果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产品品质。但是,肠溶层设置在外侧,使得胶囊在胃中不发生溶解,而仅在肠道中溶解。这样虽然起到了肠溶的作用,但是由于胶囊壳具有一定的厚度,所以在肠道中无法快速溶解、使内容物不能够快速释放,延长了给药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便捷有效的将作用于肠道的药物内容物在肠道快速释放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肠溶胶囊,包括胶囊体(1)和胶囊帽(2),其特征在于,胶囊体(1)和胶囊帽(2)包含一层基体层(3)和一层抗酸解层(4),且抗酸解层(4)设置于基体层(3)的内侧。
所述的内侧是指空心胶囊包含内容物时,接触内容物的一侧。所述的外侧是不接触内容物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的胶囊壁的厚度是80μm~120μm。
进一步的,所述的抗酸解层(4)的厚度占胶囊壁厚度的5%~20%。当抗酸解层(4)的厚度占胶囊壁厚度小于5%时,肠溶胶囊对胃酸的抵抗能力不够;当抗酸解层(4)的厚度占胶囊壁厚度的20%以上(不含20%)时,肠溶胶囊在肠道中的溶解速率降低,不利于胶囊内容物在肠道的释放和吸收。优选的,所述的抗酸解层(4)的厚度占胶囊壁厚度的10%~15%。
进一步的,所述的抗酸解层包含胃酸抑制剂和羟丙甲基纤维素。
进一步的,所述的胃酸抑制剂是指在胃酸中不降解而能在肠道中降解的物质,使胶囊具有肠溶的特点,保护胶囊内容物不与胃酸接触并反应失效。所述的胃酸抑制剂选自公知的材料。优选的,包含丙烯酸类聚合物或羟丙甲基纤维素的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其中,丙烯酸类聚合物是指由丙烯酸或其衍生物,主要如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酰胺等单体聚合得到的高分子聚合物,具体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均聚物,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等共聚物。
羟丙甲基纤维素的衍生物主要包含但不限于邻苯二甲酸羟丙甲基纤维素、1,2,4-苯三甲酸羟丙甲基纤维素或琥珀酸乙酸羟丙甲基纤维素等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基体层(3)是胶囊的基本骨架,保证胶囊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具体包含羟丙甲基纤维素。
本发明的肠溶植物胶囊,通过在植物胶囊基材层(3)的内侧设置一层抗酸解层(4),且抗酸解层不在胃液中溶解并具有一定的强度,来保护胶囊在胃液中不会因为胶囊基材层溶解而使胶囊破裂,避免内容物流失到胃液中而失去使用效果。同时,由于基材层在胃液的溶解,使得胶囊在肠道中溶解地更加迅速,有助于加快药物的释放速率,见效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肠溶植物胶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祺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祺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305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