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轮毂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13933.8 | 申请日: | 2018-0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313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 发明(设计)人: | 游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鑫元鸿车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37/00 | 分类号: | B60B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倪中翔;王淳 |
| 地址: | 2153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卡止部 挡块 环面 套件 压掣 自行车轮毂 轴结构 面包 环状套件 结合状态 脱出 外周 一挡 一轴 轴杆 松动 外围 配置 | ||
一种自行车轮毂轴结构,包含有一心轴,其包含有一轴杆及一挡块,该挡块形成在该轴杆的一端,该挡块的外周面包含有一第一卡止部,以及一第一环面相邻该第一卡止部。一压掣套件,为一环状套件,其内壁面包含有一第二卡止部,以及一第二环面相邻该第二卡止部;该压掣套件配置在该挡块外围,且使该第一卡止部相对该第二环面,该第一环面相对该第二卡止部,则该挡块及该压掣套件呈松动结合状态,且该压掣套件不脱出该挡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构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指适用于自行车的轮毂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运动养生观念的提升,原只是用来短程代步的自行车,现已被当作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且自行车是利用人工踏踩的力量作为动力来源,因此可减少石油的消耗及空气污染问题发生,又能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故兼具了运动及休闲的效用。
现今用于自行车的轮毂轴,主要是由一轴杆、一垫片及一螺帽所组成,在实际使用操作时,将该轴杆穿过一花毂并锁配在该自行车的车架,例如前叉或后叉,通过一工具可旋动该轴杆,将该花毂夹紧于前叉或后叉的二叉部间。然而,位于该轴杆一端的该垫片,套设在该轴杆上,呈现可活动状态,无法定位于一适当的组装位置,因此在搬运或组装该快拆装置途中,易发生该迫紧块自该轴杆滑脱的问题。
已知的轮毂轴结构在该轴杆的一端具有一挡块,一压掣套件具有垫片功能且配置于该挡块的外围,且该压掣套件的内壁面呈光滑面,为了使该压掣套件定位于该挡块的外围,该挡块的外周面套设有一O型环,通过该O型环与该压掣套件的摩擦接触,可防止该压掣套件脱落。然而,该已知轮毂轴结构为三件式的组合,需要额外的构件及加工程序,无疑增加材料成本及加工成本,又该已知轮毂轴结构缺乏限制该压掣套件的结构,所以在移动过程中仍有脱落之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轮毂轴结构,其具有在搬运或组装途中,防止该压掣套件自该心轴滑脱的功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行车轮毂轴结构包含有一心轴,其包含有一轴杆及一挡块,该挡块形成在该轴杆的一端,该挡块的外周面包含有一第一卡止部,以及一第一环面相邻该第一卡止部。
一压掣套件,为一环状套件,其内壁面包含有一第二卡止部,以及一第二环面相邻该第二卡止部;该压掣套件配置在该挡块外围,且使该第一卡止部相对该第二环面,该第一环面相对该第二卡止部,则该挡块及该压掣套件呈松动结合状态,且该压掣套件不脱出该挡块。
所述第一卡止部及所述第二卡止部为螺纹构造。
所述第一卡止部为一凸点,所述第二卡止部为一凸环。
所述压掣套件的一侧具有一靠置面,该靠置面的表面形成有复数个咬合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自行车轮毂轴结构,其具有在搬运或组装途中,防止该压掣套件自该心轴滑脱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B为图2A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鑫元鸿车料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鑫元鸿车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13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