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据聚合查询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53164.9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7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松;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大在线远程教育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5 | 分类号: | G06F16/2455;G06F16/27;G06F16/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14 | 代理人: | 许峰 |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聚合 查询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数据聚合查询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需要同步的源数据表中增加标识字段;在聚合数据库中设置中间表作为业务查询表;部署Logstash集群作为数据同步中间件;在Logstash集群中设置数据同步配置文件;启动Logstash集群同步数据。应用本发明可以可以解决微服务架构中跨服务、跨数据库的关联查询问题,提高教育云平台上的软件的查询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查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数据聚合查询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创新进步,特别是虚拟化技术的进步,还有新概念、新方案的创新和发展,尤其是Docker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在线教育云平台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在现有技术中,教育云平台一般采用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架构解决了传统的分层架构中的一些问题,它的核心特点是高可伸缩性、易于开发、测试和部署独立的服务组件,这些服务组件解耦的、分布式的、相互独立的。
但是,在教育云平台上采用微服务架构时,由于源数据分布在各个数据库中,因此在对源数据进行查询时,难以解决跨服务、跨数据库的关联查询问题,查询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数据聚合查询方法,从而可以解决微服务架构中跨服务、跨数据库的关联查询问题,提高教育云平台上的软件的查询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大数据聚合查询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需要同步的源数据表中增加标识字段;
在聚合数据库中设置中间表作为业务查询表;
部署Logstash集群作为数据同步中间件;
在Logstash集群中设置数据同步配置文件;
启动Logstash集群同步数据。
较佳的,所述源数据表为基础数据库中的用户表或业务数据库中的业务表。
较佳的,所述标识字段为时间戳。
较佳的,所述启动Logstash集群同步数据包括:
当源数据表中的数据发生变更时,更改源数据表中的标识字段的取值;
Logstash集群按照预设时间间隔轮询相应的源数据表;
当Logstash集群检测到源数据表中的标识字段的取值发生变化时,从源数据表中读取变更后的数据并进行处理;
Logstash集群将处理后的数据输出至聚合数据库中的中间表。
较佳的,所述Logstash集群包括多个Logstash。
较佳的,当Logstash集群包括第一Logstash、第二Logstash和第三Logstash时:
将第一Logstash、第二Logstash和第三Logstash注册到ZooKeeper中;
将第一Logstash和第三Logstash作为主Logstash,将第二Logstash作为从Logstash,将各个主Logstash的同步状态保存到ZooKeeper中;
当任意一个主Logstash的服务出现问题时,由ZooKeeper选举产生新的主Logstash;
新的主Logstash从ZooKeeper获取数据同步状态,继续执行任务。
较佳的,所述基础数据库中的用户表中的数据包括:用户编号、姓名和性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大在线远程教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电大在线远程教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31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