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24178.8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7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娜;毛凯;韩树春;赵明;李少伟;左平洋;郁嘉;王焕发;朱然;李萍;刘德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64G1/48 | 分类号: | B64G1/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真空 环境 密封 体循环 供气 系统 | ||
1.一种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高压氧气罐(10),所述高压氧气罐(10)用于提供高压氧气;
第一减压阀(20),所述第一减压阀(20)与所述高压氧气罐(10)连接,所述第一减压阀(20)用于将所述高压氧气罐(10)输出的高压氧气调节至第一设定压力范围;
高压氮气罐(30),所述高压氮气罐用于提供高压氮气;
第二减压阀(40),所述第二减压阀(40)与所述高压氮气罐(30)连接,所述第二减压阀(40)用于将所述高压氮气罐(30)输出的高压氮气调节至第二设定压力范围;
废气处理单元,所述废气处理单元用于对密封舱体内的废气进行处理并输出剩余的氧气和氮气;
空气调节装置(50),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减压阀(20)、所述第二减压阀(40)以及所述废气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空气调节装置(50)用于对调压后的氧气与氮气以及剩余的氧气和氮气进行压力和流量调节;
第一动力单元,所述第一动力单元用于将压力和流量调节后的氧气和氮气送至密封舱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氧气压力传感器(60)和氧气流量传感器(70),所述氧气压力传感器(60)用于实时对经第一减压阀(20)调节后的氧气的压力进行监测;所述氧气流量传感器(70)用于实时对经第一减压阀(20)调节后的氧气的流量进行监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氮气压力传感器(80)和氮气流量传感器(90),所述氮气压力传感器(80)用于实时对经第二减压阀(40)调节后的氮气的压力进行监测;所述氮气流量传感器(90)用于实时对经第二减压阀(40)调节后的氮气的流量进行监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动力单元,所述第二动力单元分别与密封舱体和废气处理单元连接,所述第二动力单元用于将所述密封舱体内的废气送入所述废气处理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单元包括第一过滤器(110),所述第一过滤器(110)用于对废气中的水蒸汽和二氧化碳进行处理并输出剩余的氧气和氮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氮气及氧气流量传感器,所述氮气及氧气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过滤器(110)和所述空气调节装置(50)之间,所述氮气及氧气流量传感器用于实时对废气处理后剩余的氧气和氮气的流量进行监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50)包括控制器(51)、第一测量传感器(52)和第二测量传感器,所述第一测量传感器(52)用于对密封舱体内的气体的总压、氧气压力以及氧气流量进行监测,所述第二测量传感器用于对空气调节装置(50)内的氧气与氮气的浓度、压力和流量进行监测,所述控制器(51)用于根据所述密封舱体内气体的总压、氧气压力以及氧气流量对所述空气调节装置(50)内的氧气与氮气进行压力和流量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50)还包括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用于对氧气与氮气中的其他气体进行过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调节装置(50)还包括温度调节装置和湿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用于将过滤后的氧气与氮气的温度调节至温度设定阈值范围,所述湿度调节装置用于将过滤后的氧气与氮气的湿度调节至湿度设定阈值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真空环境下密封舱体循环供气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单元包括送风机,所述第二动力单元包括回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41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真空环境中密封舱体的散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凸轮轴油孔去毛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