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热电三场耦合器件测试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19471.5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41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施淞瀚;朱文博;陈建文;王修才;许仁俊;吴徐平;叶大贵;林浩勃;陆江南;黄穗龙;朱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26 | 分类号: | G01R31/2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泳祥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材料 电测试仪 调光机构 调温机构 顶盖 光电特性测量 器件测试装置 插接座 场耦合 光热电 盒体 上位机通信 测试装置 温度保持 温度特性 精准度 上位机 透光孔 探针 铸钢 光照 测试 保证 | ||
1.一种光热电三场耦合器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00)以及顶盖(200),所述顶盖(200)设有透光孔(210),所述盒体(100)的内部设有铸钢块(300)、用于调节铸钢块(300)温度的调温机构、探针(410)以及插接座(420),所述探针(410)的一端与插接座(420)电性连接,所述插接座(420)通过一导电构件延伸至盒体(100)外部;所述顶盖(200)的上部设有光强可调的调光机构,所述调光机构输出的光通过透光孔(210)进入到盒体(100)中并照射在铸钢块(300)上表面;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PID控制器、上位机以及电测试仪,所述调温机构以及调光机构分别与PID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插接座(420)通过一导电构件与电测试仪相连接,所述电测试仪以及PID控制器分别与上位机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热电三场耦合器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机构包括发热片(510)、液氮瓶、液氮泵以及液氮散热管(520),所述发热片(510)以及液氮泵分别与PID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液氮泵通过液氮散热管(520)与液氮瓶相连接,所述发热片(510)以及液氮散热管(520)均与铸钢块(300)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热电三场耦合器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机构包括氖灯(610)、调光驱动器以及凸透镜(620),所述PID控制器通过调光驱动器与氖灯(610)相连接,所述凸透镜(620)置于氖灯(610)与顶盖(200)的透光孔(21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光热电三场耦合器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抽真空机构,所述抽真空机构包括数显抽气泵,所述顶盖(200)的透光孔(210)处设有透光窗(220),所述数显抽气泵通过一导管将盒体(100)内部的空气抽出,所述数显抽气泵与PID控制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热电三场耦合器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用于防止透光窗(220)出现雾化状况的防雾化机构,所述防雾化机构包括发热丝(710),所述发热丝(710)设置在顶盖(200)内部,且与透光窗(220)相接触,所述发热丝(710)与PID控制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热电三场耦合器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化机构还包括通气气管(720)以及气泵,所述通气气管(720)一端与气泵相连接,另一端通过顶盖(200)内部延伸至透光窗(220)处,所述气泵与PID控制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热电三场耦合器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00)与盒体(100)的接触位置处设有垫圈(11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热电三场耦合器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氮散热管(520)包括依次连接的输入段(521)、散热段(522)以及输出段(523),所述液氮瓶与液氮散热管(520)的输入段(521)相连接,所述液氮泵与液氮散热管(520)的输出段(523)相连,所述液氮散热管(520)的散热段(522)穿过铸钢块(300),所述散热段(522)在铸钢块(300)中来往弯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热电三场耦合器件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散热水管以及循环水冷机,所述散热水管设在盒体(100)的盒壁内部,所述散热水管的两端均与循环水冷机相连接,所述循环水冷机与PID控制器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94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