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叶片耐磨层合金堆焊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03396.3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3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民;王秋生;戴日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宏大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04 | 分类号: | B23K9/04;B23K9/32;B23K35/3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70 | 代理人: | 梁珺 |
| 地址: | 225700 江苏省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叶片 耐磨 合金 堆焊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旋叶片耐磨层合金堆焊工艺。去除螺旋叶片端面及附近焊接区的锈污杂质;用ERNiCrMo‑3镍铬钼焊丝沿着该螺旋叶片端面氩弧焊堆焊过渡层,焊接时采用窄道、短弧、不摆动,焊接电流为80至85安,道间温度不高于130摄氏度,堆焊层数为一层两道,采用连续焊,两道的焊接方向相反,且后道重叠量达到前道焊缝的一半;焊件自然冷却;将该螺旋叶片预热至200至250摄氏度;堆焊司太立钴基合金复层,堆焊时焊接电流为75至80安,道间温度不低于200摄氏度,焊道间的焊接方向为来回往返、逐道焊接,每道焊缝道间的焊接接头处错开。通过本发明能极大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旋叶片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叶片耐磨层合金堆焊工艺。
背景技术
叶片上离传动轴越远,受力就越大,叶片的边缘磨损量也越大。在机械零件表面用焊接的方法堆敷一层或多层同材质或不同材质金属的工艺方法,称为堆焊。
现有技术中,螺旋叶片材料采用纯碳钢或不锈钢制作外加Cr30活动叶片的方法,其耐磨性能一般,使用寿命短且加工繁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较简单且可延长叶片使用寿命的螺旋叶片耐磨层合金堆焊工艺。
本发明的螺旋叶片耐磨层合金堆焊工艺包括:步骤一,去除螺旋叶片端面及附近焊接区的锈污杂质;步骤二,用ERNiCrMo-3镍铬钼焊丝沿着该螺旋叶片端面氩弧焊堆焊过渡层,焊接时采用窄道、短弧、不摆动,焊接电流为80至85安,焊接电压为12至16伏,焊接速度为每分钟8至12厘米,道间温度不高于130摄氏度,堆焊层数为一层两道,采用连续焊,后道与前道的焊接方向相反,且重叠量达到前道焊缝的一半;步骤三,焊件自然冷却;步骤四,将该螺旋叶片预热至200至250摄氏度;步骤五,堆焊司太立钴基合金复层,堆焊时焊接电流为75至80安,焊接电压为16至18伏,焊接速度为每分钟10至12厘米,道间温度不低于200摄氏度,焊道间的焊接方向为来回往返、逐道焊接,每道焊缝道间的焊接接头处错开。
较佳地,在步骤二中,使用的ERNiCrMo-3镍铬钼焊丝直径为2毫米,保护气体为氩气,气体喷嘴10毫米,气体流量为每分钟10至12升。
较佳地,在步骤五中,采用司太立钴基12号焊丝进行氩弧焊堆焊,焊丝直径为3.2毫米,保护气体为氩气,气体喷嘴10毫米,气体流量为每分钟10至12升。
较佳地,在步骤三中还包括,对焊件进行着色检查,当探伤出现缺陷时予以补焊修磨。
较佳地,在步骤四中,利用加热带包裹该螺旋叶片进行预热。
较佳地,在步骤五中,收弧时弧坑填满,焊接接头处采用回焊引弧法。
较佳地,在步骤五后还包括,检查侧面焊缝,在有内凹处使用氩弧补焊。
较佳地,在步骤五后还包括,若焊缝表面不光滑平整,在有缺陷处去除缺陷,并使用氩弧焊填补后打磨平整。
较佳地,在步骤五后还包括,在焊接结束后随即用岩棉紧密包裹整个螺旋叶片,缓慢冷却至室温。
进一步地,在步骤五后还包括:对所焊部件焊缝表面作100%渗透监测;和/或,在与熔敷金属表面垂直面上检测堆焊层硬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螺旋叶片耐磨层合金堆焊工艺是在螺旋叶片(如双相钢2205材质)上堆焊钴基耐磨合金(如司太立12),能使螺旋叶片具有较高的耐磨和耐腐蚀综合性能,较高的堆焊金属硬度(如可达42至47 HRC)。为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在螺旋叶片按要求与轴组装、点焊、焊接完毕后,可在叶片边缘采用采用本发明的堆焊工艺;采用上述合金堆焊工艺减少了Cr30活动叶片生产加工,同时能极大延长叶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宏大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宏大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03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