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位点火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缸盖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98463.7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75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郭严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濉溪泰高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2F1/24 | 分类号: | F02F1/24;F02F1/40;F02F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51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点火 新能源 汽车发动机 缸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位点火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缸盖,包括主体、固定杆和腔体护板,所述主体的底面设置有气门槽,所述固定杆连接在主体的内部,所述主体的底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缸垫安装槽,所述主体的前侧面设置有点火系统,所述主体的底部外侧固定有加强板,所述主体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气门管道,所述主体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底部卡子,所述底部卡子的中部设置有托槽,所述底部卡子的外侧设置有气门室。该定位点火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缸盖,能够保证定位点火,便于进行安装工作使用,便于进行缸垫的安装使用,且保证了进气道和出气道稳定的间歇开闭,且有利于避免缸盖的长期使用下的精度减小,并且便于保证气门管道的密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缸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定位点火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缸盖。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于汽车上各个不同的使用组件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缸盖安装在缸体的上方,在汽车的内部承受了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是汽车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04838098 B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气缸盖,包括:多个排气口,所述多个排气口设置成与多个气缸相对应并且构造成将排气口的出口集聚在气缸盖内部,所述排气口中的至少一个排气口的上方未设置水套;以及一对油通路,所述一对油通路布置成将所述排气口中的上方未设置水套的该至少一个排气口夹在中间。在气缸盖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倾斜表面并且该倾斜表面定位在所述一对油通路之间,该倾斜表面从所述一对油通路中的一个油通路朝向所述一对油通路中的另一油通路倾斜;但其不能够保证定位点火,不便于进行安装工作使用,不便于进行缸垫的安装使用。
又如授权公告号为CN 103939227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能提高具有排气集合部的气缸盖的生产率并且提高排气集合部的冷却效率的气缸盖。上侧流路部和延出流路部在铸造时与上部侧水套一起通过上部侧水套用芯子形成,下侧流路部在铸造后通过钻孔加工形成;但其无法保证进气道和出气道稳定的间歇开闭,且不利于避免缸盖的长期使用下的精度减小,并且不便于保证气门管道的密闭性,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定位点火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缸盖,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点火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缸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常用的缸盖不能够保证定位点火,不便于进行安装工作使用,不便于进行缸垫的安装使用,且无法保证进气道和出气道稳定的间歇开闭,且不利于避免缸盖的长期使用下的精度减小,并且不便于保证气门管道的密闭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位点火的新能源汽车发动机缸盖,包括主体、固定杆和腔体护板,所述主体的底面设置有气门槽,且气门槽的中部开设有进气道,并且进气道的外侧设置有同样位于气门槽的中部的出气道,所述固定杆连接在主体的内部,且固定杆的内侧设置有位于气门槽的外侧的第一缸垫安装槽,所述主体的底面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缸垫安装槽,且主体的底面后侧分别开设有第一环形水道和第一油道,且第一环形水道位于第一油道的左侧,所述主体的底面前侧分别开设有第二环形水道和第二油道,且第二环形水道位于第二油道左侧;
所述腔体护板位于主体底面的第一环形水道的后侧,且腔体护板的中部开设有燃烧腔,所述主体的前侧面设置有点火系统,且点火系统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气门管道,并且点火系统的外侧设置有火花塞,所述主体的顶部外侧固定有加强板,所述主体的后侧面上设置有第二气门管道,且第二气门管道的外侧对称设置有安装杆;
所述主体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底部卡子,且底部卡子的边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底部卡子的中部设置有托槽,且底部卡子的边侧设置有托板,所述底部卡子的外侧设置有气门室,且气门室的内侧安装有气门顶柱,所述气门顶柱的内部下方设置有锁片,且锁片的底面与第一弹性底圈的顶面相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底圈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弹性底圈,且第二弹性底圈的下端连接有油封,所述油封的内侧设置有导管,且导管的外侧安装有弹簧,所述导管的底端连接有气门底圈,且气门底圈的下方设置有混合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濉溪泰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濉溪泰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84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多角度点火的油改气缸体
- 下一篇:发动机的往复旋转机构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