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催化剂生产废水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98348.X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6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 发明(设计)人: | 曹成松;黄智韬;季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化学(江苏)化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10 | 分类号: | C04B35/10;C04B38/06;C04B41/87;B01D61/14;B01D69/10;C02F1/4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微滤膜 混合浆料 制备 处理催化剂 生产废水 涂膜液 支撑体 煅烧 冷却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胶粒 浸渍 催化剂载体 等静压成型 石蜡 混合溶解 浆料颗粒 去离子水 研磨 高气孔 造孔剂 粘结剂 锆溶胶 烘干 包覆 球磨 烧成 生坯 体干 造粒 成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催化剂生产废水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去离子水混合溶解,加入催化剂载体和造孔剂,球磨得第一混合浆料;(2)将第一混合浆料加入粘结剂,搅拌得第二混合浆料;(3)将第二混合浆料烘干;(4)研磨和造粒;(5)将粉体干压成型,得生坯试样,等静压成型;(6)煅烧,冷却得支撑体;(7)将石蜡、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锆溶胶混合,搅拌制得涂膜液;(8)将支撑体浸渍于涂膜液,干燥后煅烧,冷却得微滤膜。本发明的处理催化剂生产废水微滤膜的制备方法,使胶粒均匀地包覆在浆料颗粒表面,并通过控制溶胶的加入量以及烧成度,可制备高气孔率、高强度的微滤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机膜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处理催化剂生产废水微滤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分离技术,并在数十年来发展迅速。膜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例如化工、环保、电子、纺织、医药、食品等。自膜分离技术工业化以来,有机高分子膜一直占主导地位,虽然有机膜的优势很多,但随着膜分离技术的逐渐拓宽,高分子分离膜的一些缺点逐渐暴露出来,诸如不耐高温、不耐化学腐蚀、易污染,在溶剂中溶胀收缩等,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相对于有机膜,无机膜作为新兴的分离介质有许多的优异特点,比如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耐高温、抗微生物腐蚀和使用寿命长等,因此成为绿色环保的材料。以无机膜介质作为分离过程正在逐步发展成一大类绿色环保的高新技术。无机分离膜从表层结构上分为致密膜和多孔膜两大类。按照材料可以分为陶瓷膜、金属膜、合金膜、沸石膜和玻璃膜等,其中陶瓷膜材料主要有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锆和氧化硅,其以热稳定性著称,应用非常广泛。但这类陶瓷膜原料价格昂贵,由此部分导致膜制造成本高,限制了陶瓷膜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并且现有的方法制备的陶瓷膜通量小、抗压强度低、对水体中COD、含油量、悬浮固体含量去除率也比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催化剂生产废水微滤膜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处理催化剂生产废水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1)将2-4份辛基酚聚氧乙烯醚和100份去离子水在90℃的水浴下混合溶解,移入球磨罐中,加入60-80份回收的催化剂载体和6-12份造孔剂,球磨20-40min得第一混合浆料;
(2)将第一混合浆料转移至搅拌容器中,在剧烈搅拌下,缓慢加入4-6份粘结剂,搅拌30-60min,得第二混合浆料;
(3)将第二混合浆料置于70-80℃干燥箱中烘干,控制含水率在3%-5%之间;
(4)取出后进行研磨和造粒,过60目筛,筛取60目的粉体;
(5)将粉体在10-13MPa下进行干压成型,得到圆片状生坯试样,将生坯在120MPa下进行等静压成型;
(6)将等静压成型后的生坯进行煅烧,然后随炉自然冷却,得支撑体;
(7)将10-25份石蜡、6-8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和30-50份锆溶胶混合,搅拌30-60min,制得涂膜液;
(8)将支撑体浸渍于涂膜液,浸涂时间为10-35s,取出后在室温下自然干燥8h后进行煅烧,冷却,即得所述微滤膜。
优选的是,所述的处理催化剂生产废水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造孔剂包括30~40w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60~70wt%聚乙二醇1000。
优选的是,所述的处理催化剂生产废水微滤膜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粘结剂包括80~90wt%聚乙烯醇缩丁醛和10~20wt%羧甲基纤维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化学(江苏)化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高化学(江苏)化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83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