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98276.9 | 申请日: | 2018-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51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车军杰;张凡;杜杰;赵轩刚;张国栋;范敏强;刘勇;邓芳;韦琴;吴俊锋;郑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武汉工商学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40;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通 多相流泵 进水管 池体 浮渣收集槽 池体下部 排污管 溶气罐 氮气输入管 气浮出水管 分离装置 回流管 回流气 集水池 输出管 密闭 斜板 压气 固液分离效率 池体顶部 池体上部 出水口端 出水水质 氮气出口 气浮分离 稳定运行 体内 达标 | ||
1.一种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1)、斜板(2)、回流管(3)、排污管(4)、第一多相流泵(5)、溶气罐(6)、进水管(7)、气浮出水管(8)、浮渣收集槽(9)、回流气输出管(10)、氮气输入管(11)、集水池(12)、第二多相流泵(13);
所述排污管(4)、进水管(7)设置在所述池体(1)下部,所述浮渣收集槽(9)设置在所述池体(1)上部;所述排污管(4)、进水管(7)、浮渣收集槽(9)均与所述池体(1)连通;
所述斜板(2)设置所述池体(1)内;
所述回流管(3)一端与所述池体(1)下部进水管端连通,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多相流泵(5)与所述池体(1)下部出水口端连通;所述集水池(12)通过所述气浮出水管(8)与所述池体(1)连通;所述池体(1)中氮气出口通过所述回流气输出管(10)、第二多相流泵(13)与所述溶气罐(6)连通;所述溶气罐(6)通过所述氮气输入管(11)与所述池体(1)顶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2)呈60度角设置在气浮出水管(8)腔中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2)由聚丙烯、聚氯乙烯或玻璃钢制作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出水管(8)设置在气浮出水管(8)内的部分为L型,下部横管位于所述斜板(2)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3)、排污管(4)、进水管(7)、气浮出水管(8)、浮渣收集槽(9)、回流气输出管(10)、氮气输入管(11)均安装有电动阀或气动阀,用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内部设置有电子液位计,用于实现自动化监控。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密闭式微负压气浮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底部不同位置处设置有若干排污管(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武汉工商学院,未经湖北君集水处理有限公司;武汉工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982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火电厂全负荷脱硫废水烟道旁路蒸发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活性炭过滤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