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折叠伸缩机翼的变构型飞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60539.7 | 申请日: | 2018-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8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成;艾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64C3/42 | 分类号: | B64C3/42;B64C3/54;B64C3/56;B64C39/1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折叠 伸缩 机翼 构型 飞机 | ||
本发明属于飞机总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伸缩机翼的变构型飞机。包括外段伸缩机翼,中间折叠机翼、内段机翼,所述的外段伸缩机翼通过滑轨和运动驱动机构与中间折叠机翼连接,实现外段伸缩机翼在中间折叠机翼的翼盒内伸缩。中间折叠机翼通过转轴与旋转驱动机构与内段机翼连接。本发明通过机翼折叠、伸缩组合变形,能够极大地改变机翼展长和机翼面积,从而改变展弦比,提高不同飞行环境的气动性能,拓展飞行包线,满足多任务的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总体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伸缩机翼的变构型飞机。
背景技术
常规飞机为了满足高速机动飞行的要求,一般采用大后掠、小展弦比机翼,而要获得良好的起降性能、低速机动性能和远的航程(航时)又要求机翼具有小后掠、大展弦比的特征,而这又与高速机动飞行的要求矛盾。传统的解决办法是,为了满足所有的设计约束,常常得做很大的折衷设计,而这种折衷设计常常是以牺牲部分高速机动性能为代价的。
目前虽然出现了变后掠翼布局以兼顾低速和高速飞行能力,但由于结构增重和控制复杂,且机翼面积改变很小,现在多已弃之不用。对于能在飞行中能很好地兼顾高速机动和低速起降等飞行性能,拓展飞行包线的新型气动布局技术一直是飞机设计领域探索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机翼可折叠、伸缩组合变形的变构型飞机气动布局,能够适应多种飞行环境和飞行任务,满足多个任务点,可以显著拓展飞行包线。一种机翼可折叠、伸缩组合变形的变构型飞机气动布局,主要包括可折叠、伸缩组合变形的机翼。机翼由固定部分和可变形部分组成,可变形部分为机翼外翼段,分为可折叠部分和可伸缩部分。最外段机翼为可伸缩部分,变形时伸出或收缩不同长度以改变机翼展长;中间段为折叠部分,变形时可绕机翼弦向轴折叠旋转。外段机翼伸缩变形时,机翼收放于折叠段翼盒内。机翼折叠时,可作为垂尾使用,改善飞机的横航向操稳特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可折叠伸缩机翼的变构型飞机,包括外段伸缩机翼1,中间折叠机翼2、内段机翼3,所述的外段伸缩机翼1通过滑轨和运动驱动机构与中间折叠机翼2连接,实现外段伸缩机翼 1在中间折叠机翼2的翼盒内伸缩。中间折叠机翼2通过转轴与旋转驱动机构与内段机翼3 连接。
所述运动驱动机构为齿轮和齿条。
所述旋转驱动机构为液压作动筒和连杆机构。
所述中间折叠机翼2折叠变形角度为0到60°。
所述外段伸缩机翼1的展长和弦长小于中间折叠机翼2。
所述外段伸缩机翼1,中间折叠机翼2、内段机翼3的材料为铝合金或复合材料。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可以是:本发明通过机翼折叠、伸缩组合变形,能够极大地改变机翼展长和机翼面积,从而改变展弦比,提高不同飞行环境的气动性能,拓展飞行包线,满足多任务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外段伸缩机翼伸出,中间折叠机翼展开时的全展长状态的正视图;
图2是外段伸缩机翼伸出,中间折叠机翼展开时的全展长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外段伸缩机翼收缩,中间折叠机翼展开时的中等展长状态的正视图;
图4是外段伸缩机翼收缩,中间折叠机翼展开时的中等展长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外段伸缩机翼收缩,中间折叠机翼折叠60°时的最小展长状态的正视图;
图6是外段伸缩机翼收缩,中间折叠机翼折叠60°时的最小展长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60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临床检验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超市连锁交易管理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