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导航语义地图更新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36694.5 | 申请日: | 2018-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7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锲石;程俊;刘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C21/32 | 分类号: | G01C21/32;G06T7/11;G06T17/05;G06T19/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高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航 语义 地图 更新 方法 装置 设备 | ||
1.一种3D导航语义地图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导航语义地图更新方法包括:
根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构建3D地图;
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目标识别,将所识别的结果映射至所述3D地图;
将所述3D地图投影至2D栅格地图,建立3D地图与2D栅格地图的对应关系,当二维数据变化时,通过二维数组存储和更新所述栅格地图中的栅格所对应的3D地图的空间信息,包括:
建立2D栅格地图中的栅格与像素点的索引关系,包括:
通过将3D地图中的像素点的第三维坐标,即Z坐标去除后投影,将三维点投影转化为二维点,并根据栅格的划分,确定每个栅格所对应的三维的像素点;
根据所述栅格与像素点的索引关系,将所述3D地图的空间信息投影至所述栅格,根据3D地图的空间信息确定所述栅格的二维状态,包括:
根据3D地图的空间信息,确定在栅格所在位置是否存在空间的障碍物的像素点,根据栅格与像素点的对应关系,确定栅格的二维状态,所述二维状态为1和0,其中1表示被占据,0表示未被占据;
当二维数组更新时,通过二维数组与三维地图的八叉树结构中的节点的对应关系,更新所述3D导航语义地图,包括:
将当前获取的二维数组与之前存储的二维数组的数值进行比较;
如果当前获取的二维数据与之前存储的二维数据的数值不同,则将当前获取的二维数据更新所述栅格的二维状态;
通过建立栅格与三维地图的八叉树结构中的节点的对应关系,当二维数组中的数值发生变化后,查找到栅格所对应的八叉树节点,对八叉树节点进行更新,包括对节点进行删除,或者增加节点,以达到更新地图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导航语义地图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摄像头采集的图像构建3D地图的步骤包括:
将预定大小的3D空间均匀分割为多个小方块;
通过相机采集包括深度信息的图像,确定每个小方块的坐标及法向量坐标;
根据当前帧的小方块的坐标及法向量坐标,以及上一帧预测出的小方块的坐标及法向量坐标,计算当前相机的位置姿态;
根据所述当前相机的位置姿态,更新所述小方块到表面的最近距离TSDF值;
融合所述小方块的TSDF值,生成3D地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导航语义地图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目标识别,将所识别的结果映射至所述3D地图的步骤包括:
通过VGG-16-Atrous作为基础网络,在所述基础网络上填加特征提取层,在检测过程中,在填加特征层和基础网络特征层上均进行检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导航语义地图更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对采集到的图像信息进行目标识别,将所识别的结果映射至所述3D地图的步骤包括:
所述卷积神经网络的损失函数为:
其中,Lconf为分类损失,Lloc为定位损失,α表示缺陷和定位平衡常数,依据不同识别区域调整;x表示训练样本;c表示缺陷分类;l表示定位预测的外框;g表示标定样本的真实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3669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互式实时导航系统
- 下一篇:地图数据采集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