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人体步态特征对身份进行识别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28755.3 | 申请日: | 2018-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04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 发明(设计)人: | 贾伟;洪启祥;杨就;刘聪;郭小传;欧阳波;柴炯;刘永生;张万成;谭鹏飞;刘斌;张涛;黄毅;沈文凯;邓世春;罗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40/20 | 分类号: | G06V40/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孙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人体 步态 特征 身份 进行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体步态特征对身份进行识别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由摄像头采集视频,对采集到的视频进行结构化处理,第二步、输入目标视频,创建识别服务,第三步、进行对比识别,将第一步中的特征值与第二步的特征值进行比对,输出比对结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身份识别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基于对人体步态特征进行分析进而对其身份进行识别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生物识别技术已经存在很多了,也很成熟了,具体有虹膜识别、人脸识别与指纹识别等,但这些生物识别技术对于采样目标要求较高,例如虹膜识别通常需要目标在30厘米以内,人脸识别需在10米以内,而通过步态识别,其识别距离可达50米,是对人脸识别的一种补充。
在真实的生物识别应用场景中,由于光线、摄像机角度、人脸角度等原因,人脸识别技术在某些场景中,识别率较低。那么,在人脸识别后,是否存在另一种在光线环境差、摄像机角度不好、距离较远等场景下,进行生物识别定位的一种方法,能够作为人脸识别一种补充,这个是生物识别需要解决的问题。步态识别系统主要是通过人体走路的姿势来识别人的身份,由于个体之间身体结构和运动行为上基本特性不同,步态运动为人的识别提供了独特的线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人体步态特征对身份进行识别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由摄像头采集视频,对采集到的视频进行结构化处理,实践中,采用创建步态算法运算服务的方式对采集到的视频进行结构化处理,并提取特征值,算法运算服务能够实现对视频的结构化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视频中感兴趣目标的步态识别等算法,完成对视频的结构化处理,实时提取海量视频资源中感兴目标的步态特征值。
视频结构化描述是一种视频内容信息提取的技术,其对视频内容按照语义关系,采用时空分割、特征提取、对象识别等处理手段,组织成可供计算机和人理解的文本信息的技术。从数据处理的流程看,视频结构化描述技术能够将监控视频转化为人和机器可理解的信息,并进一步转化为实际所用的情报,实现视频数据向信息、情报的转化。
第二步、输入目标视频,创建识别服务,识别服务根据输入的目标视频,提取目标视频中目标人物的步态特征信息,步态特征信息包括正常步态周期、时相、步态的跨步特征,其中,正常步态周期为从人物足跟着地到同侧腿足跟再次着地所经历的时间,时相为从人物足尖离地到足跟着地,足部离开支撑面的时间, 时相占正常步态周期的35%-45%,步态的跨步特征为人物足着地的空间特征量,其包括人物的跨步长、步长、步宽以及步角,从目标视频的时间序列所包含的信息中进一步提取高层特征来描述人物,从一个时间视频序列的一帧中提取出若干个特征向量,每个时间视频序列由若干个特征向量序列表示,对于一个正常步态周期序列数据用K均值方法选取若干个关键帧,计算时间视频序列中的每帧和上述若干个关键帧之间的欧式距离,从而将特征向量进行压缩,并提取特征值。
第三步、进行对比识别,将第一步中的特征值与第二步的特征值进行比对,输出比对结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图像中人体步态识别算法,检测人体步态,分辨特征,最终识别人。本发明的核心思想是能将任何图像资源与海量高清视频资源中进行比对,能快速定位出图像关联的视频资源。本发明的技术具有如下特点,识别范围广,可批量进行识别,范围为高速相机的可视范围大约50米左右。无需识别对配合,即便一个人在几十米外带面具背对普通监控摄像头随意走动,步态识别算法也可对其进行身份判断。本发明是对人脸等其他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补充,能快速确认身份以及定位感兴趣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人体步态特征对身份进行识别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由摄像头采集视频,对采集到的视频进行结构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87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