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射器针帽固定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26806.9 | 申请日: | 2018-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7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秦会文;易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罗明理 |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器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的是医疗器械领域的一种注射器针帽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固定架上的C型卡口,所述C型卡口的内侧中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C型卡口的内径与注射器针帽的中上部外径相同,C型卡口的开口大于注射器针柄的外径,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径与注射器针帽开口处的一圈凸台所在外径相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一个带有环形凹槽的C型卡口,取帽时将针帽从上往下穿入,利用环形凹槽卡住针帽开口处的凸台后进行取帽,回套时将注射器针头插入针帽,再向下用力使针帽脱离环形凹槽后再从C型卡口的开口处取出,完成回套操作,整个过程方便快捷,提高了医护人员单手取帽和回帽的效率,有效避免其手部被针头扎伤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射器针帽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医护人员在用注射器进行取药和注射时一般都要求单手操作,其中一个比较麻烦的步骤就是注射器针帽的取套和回套。在去取套时还比较容易,只需用拇指和食指剥落即可,但回套时却不好操作,因为针帽被取下后一般处于平放状态,单手不易挑起针帽,易造成针刺伤,疾病传播等危害,增加了医疗操作的难度以及危险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单手操作取套和回套过程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辅助单手取套和回套的注射器针帽固定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注射器针帽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和设置在固定架上的C型卡口,所述C型卡口的内侧中部设有环形凹槽,所述C型卡口的内径与注射器针帽的中上部外径相同,C型卡口的开口大于注射器针柄的外径,所述环形凹槽的内径与注射器针帽开口处的一圈凸台所在外径相同。
进一步的是,所述C型卡口的内壁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其锥度与针帽的锥度相同。
进一步的是,所述C型卡口采用塑料材质制作。
进一步的是,所述C型卡口的厚度位于1~2mm。
进一步的是,所述固定架的上端设有开口朝下的沟槽,固定架的下端设有锁紧螺栓,锁紧螺栓与固定架螺纹连接,其头部朝向固定架上端的沟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一个带有环形凹槽的C型卡口,取帽时将针帽从上往下穿入,利用环形凹槽卡住针帽开口处的凸台后进行取帽,回套时将注射器针头插入针帽,再向下用力使针帽脱离环形凹槽后再从C型卡口的开口处取出,完成回套操作,整个过程方便快捷,提高了医护人员单手取帽和回帽的效率,有效避免其手部被针头扎伤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C型卡口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1-固定架,2-C型卡口,3-环形凹槽,4-紧固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固定架1和设置在固定架1上的C型卡口2,所述C型卡口2的内侧中部设有环形凹槽3,所述C型卡口2的内径与注射器针帽的中上部外径相同,C型卡口2的开口大于注射器针柄的外径,所述环形凹槽3的内径与注射器针帽开口处的一圈凸台所在外径相同。
本发明的实用过程是:事先利用固定架1将整个装置固定在治疗车上,当需要进行取帽操作时,将注射器针帽端从C型卡口2的上方穿入,由于针帽的开口处设有一圈凸台,在插入过程中,凸台先撑开C型卡口2,然后被环形凹槽3卡住,待针帽固定后再向上轻提注射器,便完成了取帽操作;当需要进行回帽操作时,将注射器的针头从C型卡口2上方穿入,针头进入针帽并与针帽连接,此时再稍微用力向下压动注射器,使针帽与针头连接紧固,并使针帽脱离环形凹槽3和C型卡口2,再将针柄部位从C型卡口2的开口处移出,完成回帽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学院,未经攀枝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68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