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控制雨水径流颗粒物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24566.9 | 申请日: | 2018-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3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国;刘朝榕;胡思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1/00;E03F5/14;E03F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污染物 雨水径流 雨水 颗粒物 颗粒物污染 污染物总量 沉淀系统 流动路径 流动特征 密度差异 受纳水体 污染要求 雨水导流 支撑外壳 装置安装 冲洗孔 出水口 挡水板 进水口 沉降 减小 沉淀 携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控制雨水径流颗粒物的装置,该装置由支撑外壳、雨水导流系统、固体污染物沉淀系统(进水口、挡水板、出水口)、冲洗孔组成。本发明主要侧重于形成雨水径流时,控制雨水径流中所携带的固体污染物,以实现减少对受纳水体的污染要求。该装置根据雨水和固体污染物的密度差异,设计改变雨水的流动路径与流动特征,促进固体污染物的沉降。从而当雨水径流流过本发明装置时,能够沉淀部分固体污染物,实现减小雨水中污染物总量的目的。本发明的装置安装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在雨水的颗粒物污染问题上,本发明设计具有较好的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一种控制雨水径流颗粒物的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的发展运营中,雨水的输送和排放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城市运营的安全以及城市发展。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以及对城市居住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的密切关注与重视,人们逐渐对城市雨水输送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愈加关注。目前,我国的城市雨水输送主要采用直排的方式,通过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后,再通过输送系统汇集、直接排放至附近的河流、湖泊中。
城市发展中,大多伴随着地面硬化现象,雨水通过对道路路面的冲刷,会将地面上沉积的污染物汇集到雨水系统中,雨水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河湖中,造成了点源污染,从而加剧河湖水质的污染,从而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此类雨水未经处理直接通过雨水系统的汇合,将非点源污染转化为点源性污染,对河流、湖泊造成冲击性污染负荷,对水体水质会造成较大的影响破坏,并且影响水体中的水生物等,是近城市水体污染治理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同时,已知固体污染物自身和表面会携带大量的污染物质,控制好雨水径流中的固体污染物即能减小雨水输送过程中伴随的污染问题。并且,如果径流雨水携带的固体污染物较多且污染物密度较大,在雨水输送系统中会伴随沉降与淤积的情况发生,进而引发管道堵塞问题,从而影响雨水管道的过流能力并且减小排水管道的排水容量。当发生较大降雨时,不能及时的排出城市内的降水,可能加重城市的内涝现象,从而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营与维护,造成经济和人员的损失。
目前,我国对于雨水输送系统中携带大量固体污染物造成的污染以及影响的研究较少,几乎没有实际应用手段。而根据水和固体污染物的密度差别,以及固体污染物的沉降性能等特点,沉降法是有效分离雨水与固体污染物的手段,然而如果将该方法应用到现有的雨水输送系统中,是较大的困难和挑战。目前沉降法并未得到广泛应用。
在目前的技术中,缺少一种安装方便、不消耗额外能源、且能直接在现有的雨水输送系统中安装的装置,能够有效的利用雨水与固体污染物的特性进行固体污染物的分离和收集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种适用于控制雨水径流颗粒物的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适用于控制雨水径流颗粒物的装置,包括支撑外壳、雨水导流系统、固体污染物沉淀系统、冲洗孔。
该装置的雨水导流系统、固体污染物沉淀系统与反冲洗系统均安装在支撑外壳内,整个装置是模块化的安装在现有的雨水篦子中,安装方便,有效的在现有的雨水系统上进行升级,较为经济。
雨水导流系统设置为斜面雨水坡,坡的方向为该雨水篦子与雨水管道连接的相反方向,将雨水准确输送至固体污染物沉淀系统的进水口位置。
固体污染物沉淀系统由进水口、多块上下安装的挡水板、以及出水口构成,通过挡水板控制雨水径流的流动路径,根据固体污染物与雨水的密度差别特点,通过雨水的上下交替流动,将雨水与较大固体污染物进行分离,从而实现固体污染物的沉淀雨分离目的。具体的看,雨水在上行过程中,由于固体污染物的密度较大,不能跟随雨水正常流动,从而沉淀停留在固体污染物沉淀系统的底部。同时,挡水板的间距设计随着水流方向逐渐增大,从而控制水流的流速变慢,使得固体污染物能够分级分离,使得不同质量的固体污染物都能够在相应的分离区进行分离沉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245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