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氧化铝/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504743.7 | 申请日: | 2018-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2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 发明(设计)人: | 杜遥雪;杜思莹;徐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邑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9/06;C08K3/04;C08K3/22;B29C48/405;B29C48/505;C09K5/1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嘉琦 |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 氧化铝 聚丙烯复合物 改性氧化铝 改性石墨 制备 聚丙烯 重量百分比 导热性能 非对称性 挤出造粒 家电外壳 力学性能 液体石蜡 照明灯罩 热性能 同向 挤压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氧化铝/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石墨/氧化铝/聚丙烯复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改性石墨10‑50%,改性氧化铝10‑30%,聚丙烯30‑70%。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石墨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改性石墨;2)对氧化铝进行表面处理,得到改性氧化铝;3)将步骤1)得到的改性石墨、步骤2)得到的改性氧化铝、聚丙烯和液体石蜡进行同向非对称性挤压和混合,挤出造粒,得到石墨/氧化铝/聚丙烯复合物。本发明的石墨/氧化铝/聚丙烯复合物拥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导热性能,有望应用于照明灯罩、LED散热器、家电外壳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热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石墨/氧化铝/聚丙烯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导热材料,如金属、陶瓷等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但是由于材料本身存在的缺陷或成本等因素,不能满足应用要求。对于热传导领域使用的材料,除了要求其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能,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电性能、热稳定性甚至加工性能都有一定要求。高分子材料拥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具有易改性、可塑性强和良好的加工性能等优点,应用领域广阔。然而,高分子材料通常是热的不良导体,在室温下的热导率较小,难以满足应用要求。
聚丙烯具有质轻、易加工、耐腐蚀、力学均衡性好、价格低廉等优点,因此使用范围广。但聚丙烯导热性能差,其热导率只有0.21W/(m·K),在散热器件、电子电器等领域的应用受到严重制约。采用单一的填料填充,对于改善高分子材料的导热性能效果有限。而使用不同粒径、不同形状甚至不同种类的多元填料混杂填充,可以使其形成更大的堆砌度,产生更多的导热通路。多元填料填充的高分子材料,不同导热填料之间产生互补效果与协同效应,导热性能、力学性能等均优于单一填料填充的导热高分子材料。
影响导热高分子材料导热性能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基体和填料本身的热导率外,还受到填料的形状、大小、添加量以及偶联剂等助剂的种类和添加量的影响。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填料的分散性、取向及界面相容性等因素对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很大,其中通过调整加工工艺及方法能较大的改善填料分布等微观特征,从而改善导热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然而传统同向双螺杆挤出机的两根螺杆结构完全相同,缺少流体加工空间几何形状的转换,所以传统同向双螺杆无法对物料进行挤压和混合,从而使导热高分子材料在流道时缺少压缩、挤压的作用,对物料进行加工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剪切过程中界面再取向作用减弱,混合效果有限。
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力学性能、热性能、导热性能等更加优异的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氧化铝/聚丙烯复合物,通过在聚丙烯中填充改性石墨和改性氧化铝,使其拥有优异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导热性能,有望应用于照明灯罩、LED散热器、家电外壳中。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石墨/氧化铝/聚丙烯复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同向非对称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同向非对称性挤压和混合,制备力学性能、热性能、导热性能等更加优异的填充型石墨/氧化铝/聚丙烯复合物导热高分子材料,所述制备方法简单高效,易于实现工业化。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石墨/氧化铝/聚丙烯复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改性石墨10-50%,改性氧化铝10-30%,聚丙烯30-70%。
优选的,改性石墨的粒径为10-20μm,改性氧化铝的粒径为1-5μm。更优选的,改性石墨的粒径为15μm,改性氧化铝的粒径为3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邑大学,未经五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4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