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区块链的数字加密货币转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502165.3 | 申请日: | 2018-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0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代炜琦;包庆华;金海;邹德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Q20/06 | 分类号: | G06Q20/06;G06Q20/38;G06Q20/40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李智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区块 数字 加密 货币 转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区块链的数字加密货币转移方法,包括:用户终端向区块链网络发送数字加密货币转移请求,请求包括第一时间戳、一个或多个第一私钥签名以及源交易地址和目的交易地址;第一私钥签名为其他用户终端的私钥签名;区块链网络根据源交易地址读取数字加密货币转移策略,并对数字加密货币转移请求进行验证;数字加密货币转移策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公钥,以及转移条件;第一公钥为其他用户终端的公钥;若验证合法,则将数字加密货币从源交易地址转移至目的交易地址,并记录交易行为,交易结束;否则,交易结束。本发明能够使得用户在私钥丢失的情况下仍可使用数字加密货币,并避免用户将数字资产托管在第三方平台,从而提高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针对区块链的数字加密货币转移方法。
背景技术
数字加密货币指不依托于任何实物,使用密码算法的数字货币。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来人为操控该数字加密货币。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数字就加密货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数字加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
数字加密货币主要分为开放式采矿型密码货币和发行式密码数字货币,其核心特性在于不依靠法定货币机构发行,使用整个区块链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其发行是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计算产生,区块链网络中的每个用户都参与发行该货币。
然而,现在的数字加密货币存在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首先,没有一种有效的、可控的方案去应对于用户私钥丢失的问题,用户私钥一旦丢失,就意味着拥有的数字加密货币不再能使用;其次,用户将数字加密货币托管在第三方平台,意味着完全把自己的数字资产使用权托管在第三方平台,安全性很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区块链的数字加密货币转移方法,其目的在于,使得用户在私钥丢失的情况下,仍可使用数字加密货币,并有效解决因用户将数字资产托管在第三方平台而导致的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区块链的数字加密货币转移方法,包括:
(1)用户终端向区块链网络发送数字加密货币转移请求;
数字货币加密请求包括第一时间戳、一个或多个第一私钥签名以及源交易地址和目的交易地址;第一私钥签名为其他用户终端的私钥签名;
(2)区块链网络根据源交易地址从区块链网络中读取数字加密货币转移策略,并对数字加密货币转移请求进行验证;
数字加密货币转移策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公钥,以及验证数字加密货币转移请求是否合法的转移条件;第一公钥为其他用户终端的公钥;
(3)若数字加密货币转移请求验证合法,则区块链网络将数字加密货币从源交易地址转移至目的交易地址,并记录交易行为,转入步骤(4);否则,转入步骤(4);
(4)交易结束。
上述针对区块链的数字加密货币转移方法,通过数字加密货币转移策略中在区块链网络中存储其它用户终端的公钥,在发送到区块链网络中的数字加密转移请求中指定其它用户终端的私钥签名,并利用其它用户终端的公钥和私钥签名完成请求的验证,既保证了交易的安全性,也能确保在本地私钥丢失的情况下,数字加密货币仍然可用,并且不需要将数字加密货币托管在第三方平台,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进一步地,步骤(2)中,对数字加密货币转移请求进行验证,包括:
获得当前时间与第一时间戳之间的第一时间间隔,若第一时间间隔小于有效期阈值,则判定请求未过期;
利用第一公钥对第一私钥签名进行验证,并判定验证结果是否符合转移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5021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