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抗脉纹型水套砂芯的制备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76131.1 | 申请日: | 2018-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06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伟;龚连金;张京伟;汪贞芳;张伟光;刘浩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C9/10 | 分类号: | B22C9/10;B22C1/00;B22C1/2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凌云 |
| 地址: | 23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套砂芯 制备工艺 脉纹 液态热固性树脂 模具芯 粘结剂 芯撑 芯砂 二氨基二苯基甲烷 硅烷类偶联剂 受热 覆膜砂 乙二胺 预热的 嗪树脂 丙酮 充型 废芯 内腔 熔合 砂芯 缩聚 填入 疏松 催化剂 硬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抗脉纹型水套砂芯的制备工艺,将液态热固性树脂粘结剂、催化剂、覆膜砂配制成芯砂,将芯砂填入预热的模具芯盒内部,贴近模具芯盒表面的砂芯受热即可缩聚硬化得到成品。液态热固性树脂粘结剂是DOPO型苯并噁嗪树脂、乙二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丙酮、硅烷类偶联剂混合制成。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工艺制成的水套砂芯具有高强度、抗脉纹、无需使用芯撑,也就不存在芯撑处存在疏松、熔合不良等隐患,充型流动性优良,内腔质量优良,气孔隐患低,废芯率不超过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抗脉纹型水套砂芯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在发动机制造领域,薄壁化和轻量化也是未来发动机缸体发展的主要趋势,缸体壁厚越来越薄,精度不断提高是目前缸体铸件的特点。对于薄壁化的缸体,水腔设计易出现砂孔。所以,如今的缸体铸件结构,对覆膜砂射芯性能提出了许多新的需求,现有的覆膜砂很难满足缸体铸件结构的要求。
水套砂芯是柴(汽)油发动机缸体铸件生产中的一个关键,该砂芯结构复杂,尺寸精度高,壁薄,清理困难。这就要求其具有以下特点:①高强度。②透气性好。③常温及高温下尺寸稳定,不膨胀,不变形。④耐火度高,溃散性好。
目前,传统的水套砂芯制作工艺是采用覆膜砂热芯或增设芯撑。在覆膜砂热芯工艺中,覆膜砂通常采用硅砂作为原料砂,硅砂的热膨胀率较高;再加上,用来将铸造砂粘结在一起的型砂粘结剂通常采用合成树脂作粘结剂,常用的有酚醛树脂、呋喃树脂、异氰酸脂、尿脘树脂等。上述合成树脂在固化、硬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小分子溢出,也就是说,在后续铸造过程中,砂芯发气量大,极易导致气孔缺陷,对型/芯的排气系统设计要求非常高;如果处理不当,易造成大量的废品;并且,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砂芯强度有限,通常需要芯撑,这易造成芯撑处存在疏松、熔合不良等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强度抗脉纹型水套砂芯的制备工艺,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强度抗脉纹型水套砂芯的制备工艺,将20~28质量份液态热固性树脂粘结剂、2~3质量份催化剂、150质量份覆膜砂配制成芯砂,将芯砂填入预热的模具芯盒内部,贴近模具芯盒表面的砂芯受热即可缩聚硬化得到成品。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将预热至150~180℃的125~140质量份宝珠砂加入混砂机,将20~25质量份液态热固性树脂粘结剂和16~22质量份碳化硅加入混砂机并同时开始覆膜,再将1.2~1.8质量份乌洛托品及9~12质量份润滑剂加入混砂机,对混砂机内部的物料进行风冷,并移出混砂机进行破碎和筛分即得到覆膜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液态热固性树脂粘结剂是将DOPO型苯并噁嗪树脂、乙二胺、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丙酮、硅烷类偶联剂按照质量比为(100~120):(15~20):(18~25):(90~110):(20~25)的比例混合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润滑剂是硬脂酸锌、硬脂酸钙中的一种或数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宝珠砂的粒径小于或等于0.18m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催化剂为碱化凹凸棒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将100质量份过50目筛的凹凸棒土与3~5质量份强碱溶液经过搅拌、晾干、压片制成薄片,将薄片在280~290℃焙烧3~4小时,然后以20~23℃/min的速率冷却至40℃,再在磨粉至过200目筛的粉体即得到碱化凹凸棒土。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强碱溶液是质量分数为50~55%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为50~55%的氢氧化钾溶液中的一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预热后模具芯盒内部的温度为180~2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江淮铸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61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铸缸体薄壁水套砂芯
- 下一篇:一种下芯装置及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