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气检测车的红外信号收发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70410.7 | 申请日: | 2018-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45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相贤;高闽光;韩昕;石建国;童晶晶;王亚平;陈军;李妍;刘建国;刘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B60P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发丁 |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 检测 红外 信号 收发 组件 | ||
本发明大气移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气检测车的红外信号收发组件,包括厢式车体,以及安装在厢式车体内的FTIR红外信号收发单元;所述车体的侧面还设有上掀窗,所述FTIR红外信号收发单元安装在俯仰调节转台上,所述俯仰调节转台设置在左右扫摆调节转台上,所述FTIR红外信号收发单元的镜筒高度与所述上掀窗的高度一致。本发明利用俯仰转台和左右扫摆转台实现了大气红外光谱检测系统的多角度探测,同时利用反射组件的反射进一步扩展了检测车的探测角度实现了大气红外光谱检测车的全方位立体探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大气移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气检测车的红外信号收发组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工业气体的排放已经成为空气质量监管的重要主题,大部分生产型企业的环保意识也在逐步增强,企业不仅需要积极的对自身排放的工业气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还要对自身厂区周边空气质量进行严密监控,确保工业生产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各方都在积极引进更加先进、可靠的空气质量检测设备。FTIR开放光路检测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高效、稳定、可靠的新型大气检测手段,其原理是利用空气中不同组分对红外信号的吸收特性不同,从而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对大气中的成分进行精确分析。FTIR红外光谱检测系统的详细工作原理可参考以下公开的专利及专利申请:《一种收发一体式开放光路大气检测系统》,申请号:201710516667.0;《一种便携式多组分气体红外光谱检测系统》,申请号201710451349.0。
上述FTIR开放光路检测系统能够实现对一定区域内大气组分的快速、精准的检测,而上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设备一般只能进行陆基安装,设备安装到位后也只能对特定区域内的大气进行检测,难以实现流动检测的目标,无法最大限度的发挥FTIR开放光路检测系统使用价值。另外现有技术中的流动检测设备功能单一,无法实现便携式巡检、突发应急遥测、排放通量走航检测等一系列全方位立体检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所角度探测的大气检测车的红外信号收发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气检测车的红外信号收发组件,包括厢式车体,以及安装在厢式车体内的FTIR红外信号收发单元;所述车体的侧面还设有上掀窗,所述FTIR红外信号收发单元安装在俯仰调节转台上,所述俯仰调节转台设置在左右扫摆调节转台上,所述FTIR红外信号收发单元的镜筒高度与所述上掀窗的高度一致。
所述车体尾部及侧面还设有能够凸申至车体外部的第一反射组件和第二反射组件;所述第一反射组件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的镜面竖直设置,第一反射镜的高度与所述镜筒的高度一致,且第一反射镜沿竖直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反射支架上,第一反射支架安装在车体底板上;所述第二反射组件包括第二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的镜面竖直设置,第二反射镜的高度与所述镜筒的高度一致,且第二反射镜沿竖直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二反射支架上,第二反射支架安装在上掀窗的窗扇上。
所述第一反射支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以及回转支杆;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其中一端与车体底板铰接,第一连杆的杆身与第三连杆的杆身铰接,第一连杆远离底板的一端与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远离底板的一端与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杆远离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回转支杆的一端铰接,第四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回转支杆的另一端铰接;其中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车体底板以及第三连杆构成第一平行四连杆机构;第一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以及回转支杆构成第二平行四连杆机构;所述第一反射镜转动设置在回转支杆上;第一反射支架能够在以下两工位件间进行切换:工位一,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以及回转支杆均折叠成与车体底板水平的姿态,此时第一反射镜收折成与车体底板平齐的姿态;工位二,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摆动至竖直姿态,同时在两组平行四连杆作用下,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摆动至水平姿态并从车体后方凸申至车体外部,且回转支杆翻转为竖直姿态。
所述第一反射镜背面设有回转套管,所述回转套管与回转支杆转动连接,所述回转套管上设有贯穿管壁设置的锁紧螺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70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