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分子极性化合物及合成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42377.7 | 申请日: | 2018-11-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韩克利;刘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7F5/02 | 分类号: | C07F5/02;C09K11/06;A61K41/00;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极性 化合物 合成 应用 | ||
1.一种双分子极性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化合物的通式为:
通式Ⅰ:P-R-BF2,
通式Ⅰ中,P为苯稠环化合物,其为萘、蒽或芘;R为10-羟基苯并[H]喹啉(HAP),作为BF2的络合中心;
当R为10-羟基苯并[H]喹啉(HAP)时,所述化合物的通式为:
通式Ⅱ中,R’为HAP苯环上的取代基,是氢原子、甲基、卤素原子、硝基(-NO2)、氨基(-NH2)、磺酸基(-SO3)或羟基(-OH);
P为苯稠环化合物,其为蒽、萘或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分子极性化合物,其特征在于,P为蒽时,所述化合物的通式为:
其中,R’含义与通式Ⅱ相同;R’’为蒽环上的取代基,是氢原子、甲基或苯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分子极性化合物,其特征在于,P为芘时,所述化合物的通式为:
其中,R’含义与通式Ⅱ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分子极性化合物,其特征在于,P为萘时,所述化合物的通式为:
其中, R’含义与通式Ⅱ相同;R1为萘环上的取代基,氢原子、C1~C20的碳链烷基、卤素原子、硝基(-NO2)、氨基(-NH2)、磺酸基(-SO3)或羟基(-OH)。
5.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分子极性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含N^O双齿配体的分子与BF2官能团络合以得到共轭程度增强的非极性发色团,与蒽、萘或芘发色团共价连接,由于位阻效应,两个发色团正交连接,得到具有光敏性的双分子极性化合物。
6.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双分子极性化合物在光敏化单线态氧产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423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