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液运输浇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22295.6 | 申请日: | 2018-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4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 发明(设计)人: | 靳泽聪;刘轶;闫新飞;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12 | 分类号: | B22D41/12;B22D41/04;B22D1/00;B22D3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黄***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浇注装置 金属液 底座 升降机构 旋转支架 运输小车 运输 浇注机 内辊道 浇注 智能自动化 活动设置 转动安装 铸型 多样性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属液运输浇注装置。所述浇注装置包括:AGV运输小车、升降机构以及浇注机;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AGV运输小车上;所述浇注机包括底座、旋转支架以及浇包,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远离所述AGV运输小车的一端,所述旋转支架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浇包转动安装于所述旋转支架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内辊道,所述内辊道用于运输所述浇包。所述金属液运输浇注装置能够实现智能自动化浇注作业,且提高了金属液运输浇注装置对于铸型尺寸的适应性及所浇注产品的多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金属液运输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铸造领域的金属溶液运输浇注一般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实现:第一种为人工天车吊运到达浇注铸型的位置后,通过人工操作浇包进行浇注,安全可靠性差,需要至少三人协同完成,人力成本较高;且由于浇注过程人工识别,金属液的高亮光对人眼造成伤害;同时浇注中金属液的外溅导致金属溶液浪费严重。第二种为人工操作叉车转运铁水包,转运至浇注机后通过自动或半自动的浇注机完成浇注,转运过程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高,有一定的危险性。第三种是通过有轨小车转运铁水包,运输轨道铺设工程量大,且铺设完成后不易更改,布置及运输路线的柔性差,这样由于其固定的运动轨道,使得浇注过程中对铸型的定位、规格等的要求较高,浇注过程中的灵活性差。其中后两种方法都是用半自动或自动的浇注机实现浇注,并且采用这三种途径进行浇注的过程中金属液需求计算或称重结果错误会导致多余金属液很难进行快速处理,另外在整个运输浇注过程中多个设备的对接转运,对这个流程的自动化控制要求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对熔炼过程转运次数多,浇注设备对铸型尺寸规格适应能力差,对浇注过程中核对错误造成的多余金属液的处理困难,浇注位置不能精确调节,不能实现自动浇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金属液运输浇注装置。
一种金属液运输浇注装置,包括:AGV运输小车、升降机构以及浇注机;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AGV运输小车上;所述浇注机包括底座、旋转支架以及浇包,所述底座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远离所述AGV运输小车的一端,所述旋转支架活动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浇包转动安装于所述旋转支架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内辊道,所述内辊道用于运输所述浇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支架包括两个顶升柱、两个顶升臂以及限位连接臂,两个所述顶升柱对称安装于所述内辊道的两侧,每一所述顶升臂对应设置于一所述顶升柱上,所述限位连接臂安装于两个所述顶升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靠近每一所述顶升柱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一支撑立柱,每一所述支撑立柱设置有一支撑固定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支撑固定座远离所述支撑立柱的一端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浇包的浇注嘴在同一轴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旋转轴远离所述支撑固定座的一端安装有连接臂,且两个所述连接臂之间设置有跨接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臂上还设置有包盖连接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包盖连接臂之间设置有包盖,所述包盖用于密封所述浇包的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顶升臂均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浇包的吊耳活动卡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立柱上安装有激光检测机构与视频成像机构,所述激光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确认铸型浇注口位置,所述视频成像机构用于实时获取浇注信息,并将浇注信息反馈至远程监控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液运输浇注装置还包括孕育机构,所述孕育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22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包包沿预制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吹氩对接机构及钢包台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