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熔点聚酰胺6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414137.6 | 申请日: | 2018-11-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圣明;王朝生;王华平;吉鹏;王晶晶;张佩佩;刘嘉茜;龚兰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G69/40 | 分类号: | C08G69/40;D01F6/8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统摄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3 | 代理人: | 金利琴 |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预聚体 链段 低熔点 二元酸 聚合物 二元醇 酯化物 聚醚 制备 弹性体分子 弹性体熔点 己内酰胺 聚醚链段 力学性能 生产效率 缩聚反应 低聚物 封端剂 规整度 端基 纺丝 共聚 软段 硬段 羧基 合成 纤维 镶嵌 引入 | ||
1.一种低熔点聚酰胺6弹性体,其特征是:分子链主要由二元醇链段、聚酰胺6预聚体链段和聚醚链段构成;
所述聚酰胺6预聚体链段主要由己内酰胺链段和二元酸封端剂链段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熔点聚酰胺6弹性体,其特征在于,低熔点聚酰胺6弹性体的熔点为70~140℃,低聚物含量为0.5~2wt%,相对粘度为2.0~4.0;
由低熔点聚酰胺6弹性体制得的纤维的单丝纤度为0.2~2.0dtex,断裂伸长率为400~700%,定伸长300%时的弹性回复率为97~99%,初始模量为0.1~0.3cN/dtex。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熔点聚酰胺6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6预聚体链段、聚醚链段和低熔点聚酰胺6弹性体的数均分子量分别为500~5000、1000~10000和14000~330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熔点聚酰胺6弹性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元醇链段为乙二醇链段、丙二醇链段、丁二醇链段和戊二醇链段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二元酸封端剂链段为HOOC(CH2)nCOOH链段、对苯二甲酸链段和邻苯二甲酸链段中的一种以上,n为2~10;
所述聚醚链段为聚乙二醇链段和/或聚四氢呋喃链段。
5.制备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低熔点聚酰胺6弹性体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合成二元酸封端的聚酰胺6预聚体,然后再加入二元醇使其与端基的羧基反应制得聚酰胺6预聚体酯化物,最后将聚酰胺6预聚体酯化物与聚醚混合后进行缩聚反应制得低熔点聚酰胺6弹性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在温度为80~140℃的条件下,将己内酰胺、二元酸封端剂、去离子水和催化剂混合制得混合物,去离子水、二元酸封端剂和催化剂的添加量分别为己内酰胺添加量的2~5wt%、5~30wt%和0.1~1wt%;
(2)将所述混合物进行预聚合反应制得二元酸封端的聚酰胺6预聚体,预聚合反应的温度为220~300℃,压力为0.1~3MPa,气氛为氮气,终止条件为聚酰胺6预聚体的数均分子量为500~5000,端氨基含量<1mmol/kg;
(3)将二元酸封端的聚酰胺6预聚体与二元醇进行酯化反应制得聚酰胺6预聚体酯化物,二元醇的羟基官能团与聚酰胺6预聚体的羧基官能团的摩尔比2.01~2.20:1,酯化反应的压力为0.01~0.5MPa,温度为220~260℃,终止条件为酯化反应出水量达到理论出水量的95~98%;
(4)将聚酰胺6预聚体酯化物与聚醚进行缩聚反应制得低熔点聚酰胺6弹性体,缩聚反应的温度为250~280℃,时间为2~4h,压力<100Pa,聚醚的添加量为步骤(1)中己内酰胺添加量的1~30wt%。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混合时伴以机械搅拌,机械搅拌的时间为10~60min,转速为60~240r/min;
所述二元酸封端剂为HOOC(CH2)nCOOH、对苯二甲酸和邻苯二甲酸中的一种以上,n为2~10;
所述催化剂为聚酰胺66盐和NH2(CH2)XCOOH中的一种以上,x为4~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酯化反应开始前,还加入酯化催化剂;
所述酯化催化剂的添加量为步骤(1)中己内酰胺添加量的10~500ppm;
所述酯化催化剂为甲苯-4-磺酸、苯磺酸钠、6-氨基-间甲苯磺酸、苯酚-4-磺酸和6-氨基-间甲苯磺酸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二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和戊二醇中的一种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1413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