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软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401674.7 | 申请日: | 2018-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70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 发明(设计)人: | 解慧琪;笪琳萃;王锐;赵龙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L27/36 | 分类号: | A61L27/36;A61L27/18;A61L27/56;A61L27/50;A61L27/58;C08G18/66;C08G18/48;C08G18/3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软组织 修复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软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多层软组织修复材料是由聚氨酯粘接的双层结构;其中,一层为小肠黏膜下层膜(SIS膜),另一层为聚氨酯与小肠黏膜下层粉末混合后交联而成的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材料层(PU/SIS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多层软组织修复材料,通过水性聚氨酯乳液将SIS膜和PU/SIS复合材料牢固的粘接在一起;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回弹性能,还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在体内中可缓慢降解,也克服了现有软组织修复材料缺乏弹性和机械完整性、体内降解过快、修复部位的再细胞化效率低以及术后炎症反应重等缺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软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软组织是人体重要的组织。但由于各种原因,如疾病、外伤等引起的软组织的损伤或缺损,已成为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传统治疗软组织损伤或缺损的方法有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但这些方法存在供体有限、二次伤害、免疫排斥等问题。寻找可靠、安全和有效的修复软组织损伤和缺损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之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利用组织工程技术的方法修复、替代受损的软组织为治疗软组织损伤和缺损带来了新的思路。
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inal submucosa,SIS)为细胞外基质成分,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在特定的浓度及活性状态下能促进细胞生长、刺激血管新生,进而诱导组织再生。且SIS具有无免疫原性、抗微生物活性、各向异性等特点,其安全性和疗效得到了临床实践验证。此外,SIS来源丰富、易获取,不仅可避免传统器官移植中存在的供体有限问题,还能降低成本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因此SIS成为研究较为广泛的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专利CN107233630A、CN107854727A和CN107281552A均为对SIS处理(如在SIS上复合细胞或细胞外基质等)后得到软组织修复材料。但与其它生物天然修复材料一样,SIS的机械性能不够理想、降解速度过快且不易控制。
高分子合成材料具有可塑形性优异、降解性能和力学性能可控等优点。聚氨酯(polyurethane,PU)是一类常用的医用高分子合成材料,将PU与SIS结合,有望改善生物天然修复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得到更加理想的软组织修复材料。专利CN104341608A将PU与SIS混合、交联后得到了回弹性能、力学性能优良,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软组织修复材料(PU/SIS)。但此PU/SIS修复材料为单层修复材料,无法很好的模拟、修复具有双层或多层结构的软组织,如子宫壁、皮肤等。
因此寻找一种有效修复软组织的多层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软组织修复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层软组织修复材料,它是由聚氨酯粘接的双层结构;其中,一层为小肠黏膜下层膜,另一层为聚氨酯与小肠黏膜下层粉末混合后交联而成的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材料层;所述小肠黏膜下层膜与聚氨酯/小肠黏膜下层复合材料层的厚度比为1:10~1:1000;所述聚氨酯乳液的用量为0.02~1mL/cm2;所述聚氨酯为水性聚氨酯乳液。
进一步地,所述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固含量为9wt%~40wt%。
进一步地,所述小肠黏膜下层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取小肠,除肌层和浆膜层,脱脂,脱细胞,去垢,冻干,灭菌,即得;
其中,所述脱脂是在体积比1:1的三氯甲烷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0~14h,去离子水清洗;
和/或,所述脱细胞采用酶消化,4℃条件下,在浓度为0.25%的胰酶溶液浸泡过夜,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胰酶;
和/或,所述去垢是在浓度为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浸泡4~6h,去离子水清洗;
和/或,所述灭菌是利用环氧乙烷灭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4016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