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应性广的PETCT扫描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91537.X | 申请日: | 2018-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37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轩昂;付畅;李会强;徐俊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6/00 | 分类号: | A61B6/00;A61B6/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轩文君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承重板 电磁铁 底板 扫描环 弹簧 弧形板 垫板 扫描装置 支撑板 安装槽底壁 凹槽底面 发明构思 工作效率 竖直状态 水平状态 向上移动 左右两侧 上凹槽 触头 底面 互斥 下端 转动 通电 压缩 脱离 | ||
一种适应性广的PETCT扫描装置,有效的实现了不同病人不同状态的不同需求,提高了CT扫描的通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底板,底板的端设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安装有扫描环,底板上设有垫板,垫板的端面设有第一电磁铁,凹槽底面设有第二电磁铁,垫板与凹槽的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底板上凹槽的左右两侧设有承重板,扫描环外缘上设有弧形板,承重板与安装槽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扫描环处于水平状态时,弧形板可使第二弹簧被压缩,承重板下端设有触头,扫描环转动至竖直状态时,弧形板与承重板脱离,此时承重板会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第一电磁铁通电后与第二电磁铁形成互斥效果;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应性广的PETCT扫描装置。
背景技术
CT扫描作为一种医疗检测手段已经被广泛用于了医疗卫生领域以用于协助医生诊断疾病。目前,我们使用的CT扫描仪,其扫描机架均是竖直放置在地面上的,即其有效的扫描平面与地面垂直,这种连接方式都需要借助检测床将病人水平送入扫描环内进行扫描检测。但是这种检测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这种检测方式只能借助于检测床才能完成扫描检测,检测过程中检测床也会被送入扫描环内,由于检测床进入了扫描区域内,相应的会减弱扫描环发射的射线。为了能够扫描的更加清楚、准确,因此检测过程会相应的加大放射剂量,这样会对病人和医生造成一定程度的辐射损伤。
当需要检测一些只能在站立状态下才能有效检测的病症时,如膝关节站立疼痛、腰椎关节站立疼痛等,这种检测方式是不能有效完成。同时,为了减少CT扫描仪对医生等工作人员的辐射,用于放置CT扫描仪的检测室的面积都很大,这样使医生等工作人员尽量远离CT扫描仪,但是这样占用空间也很大,造成资源的浪费,增加了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应性广的PETCT扫描装置,有效的实现了不同病人不同状态的不同需求,提高了CT扫描的通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左右两侧设有两个竖直放置的支撑板,两个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可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的扫描环,扫描环的转动幅度为90°,初始状态时,扫描环的轴线处于水平状态,底板上设有置于扫描环正下方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可上下移动的垫板,垫板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电磁铁,凹槽的地面设有第二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一直为通电状态,垫板与凹槽的底面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底板上凹槽的左右两侧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承重板,承重板的上端面为弧形结构,扫描环的外缘左右上设有与承重板相配合的弧形板,弧形板与承重板的弧面为以扫描环中心为圆心的弧形结构;
所述的底板上凹槽的两侧设有安装槽,左右两个承重板分别安装在其对应侧的安装槽内,承重板与安装槽的底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扫描环的轴线处于水平状态时,弧形板可经承重板使第二弹簧被压缩,其中一个承重板的下端设有触头,扫描环转动至轴线为竖直状态时,弧形板与承重板脱离,此时承重板会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上移动,承重板移动在至位移最高点时触头连通电源使第一电磁铁通电,第一电磁铁通电后与第二电磁铁形成互斥效果。
本发明构思新颖,结构巧妙,有效的实现了不同病人不同状态的不同需求,提高了CT扫描的通用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扫描环转动至竖直状态时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触头位于下方时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触头与电源接触是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未经河南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15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