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改进小波包阈值去噪与局部均值分解的故障提取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90139.6 | 申请日: | 2018-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6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双丽;刘增力;冯镜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M13/045 | 分类号: | G01M13/045;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 地址: | 650032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波包 去噪 采样信号 阈值去噪 局部均值分解 小波包分解 故障特征频率 信号处理技术 分解 包络解调 背景噪声 均方误差 微弱故障 轴承故障 均方根 峭度 散度 重构 加权 改进 评判 筛选 诊断 | ||
1.基于改进小波包阈值去噪与局部均值分解的故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故障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故障轴承的振动信号作为采样信号x,并根据所述采样信号x中故障频率和正常频率中的最小频率确定小波包分解层数j;
步骤2:使用改进小波包算法对所述采样信号x进行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j层小波包分解,得到m个小波包系数;
步骤3:对所述步骤2的所述分解后的m个小波包系数进行二次加权相关阈值去噪,对该去噪后的小波包系数用改进小波包算法进行重构得到去噪信号s;
步骤4:对所述步骤3去噪信号s进行LMD分解,得到多个PF分量;
步骤5:计算所述步骤4中得到的每个PF分量的均方误差值QI1、峭度QI2、均方根值QI3,以及所述去噪信号s的能量占比QI4和K-L散度QI5指标值,其中I=1,2,3…H,H为PF分量的个数;
步骤6:根据所述步骤5中的各项指标值得到综合评判指标JI,计算公式为:(I=1,2,3.......n)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筛选出前指标对应的PF分量;
步骤7:将所述步骤6筛选出的PF分量进行包络解调,提取故障特征频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改进小波包阈值去噪与局部均值分解的故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小波包分解层数j的确定方法为:根据尺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采样信号x中故障频率和正常频率中的最小频率、小波包的中心频率及所述采样信号x的采样周期,公式为其中是尺度a对应的伪频率,fc是小波包对应的中心频率,Δt是采样周期;伪频率覆盖包括故障频率和正常频率的全部频率范围,即:则故障频率和正常频率中的最小频率小波包末层分解小波包系数的个数从而可计算出小波包分解层数j,其中2j-1≤L≤2j。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改进小波包阈值去噪与局部均值分解的故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用改进小波包算法对采样信号x进行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j层分解过程中,将采样信号x与高通滤波器或者低通滤波器进行卷积,并对卷积后的信号进行FFT变换,得到频域信号;对频域信号进行去除多余频率成分处理,将每层频带中多余的成分置零,利用隔点采样和隔点插零的反向折叠作用,纠正频率混叠现象后,再经过IFFT变换,返回时域以后,对时域里的信号进行正常的后续小波包处理,从而有效消除频带中的信号交错的频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改进小波包阈值去噪与局部均值分解的故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采样信号x进行去除多余频率成分处理,包括C处理和D处理,令x(n)表示2j尺度上低频子带小波包系数,则所述C定义如下:
所述D的定义如下:
式中,n=0,1,…Nj-1;k=0,1,…Nj-1;Nj—2j尺度的数据长度;—C、D算子的输出,X(k)为分频段对频率成分处理后的输出,k为频率分段的区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改进小波包阈值去噪与局部均值分解的故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二次加权相关阈值去噪方法为:若所述分解后的小波包系数的自相关函数呈指数衰减,则取阈值为3σ;若所述分解后的小波包系数的自相关函数呈周期性特征,则取阈值为0;否则对阈值做加权处理,定义阈值K,其中为第m个小波包系数的二次相关系数,σm为该小波包系数的标准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改进小波包阈值去噪与局部均值分解的故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相关系数为小波包末层各分解系数自相关函数与噪声自相关函数的互相关系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改进小波包阈值去噪与局部均值分解的故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噪声是同等条件下的正常设备运行初期的信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改进小波包阈值去噪与局部均值分解的故障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对去噪信号s进行LMD分解的方法如下:
(1)定义去噪信号s为原信号x(t),首先求出该原信号x(t)的全部极值点ni,然后利用该极值点ni求出所有的局域均值mi和局域包络值ai,计算公式如下:
(2)对所述局域均值mi和局域包络值ai采用滑动平均函数进行处理,得到局域均值函数m11(t)和局域包络函数a11(t);
(3)在所述原信号x(t)中减去局域均值函数m11(t),再除以包络函数a11(t)进行解调,得到s11(t):
若s11(t)为纯调频信号,则它的包络信号a12(t)=1,因此,若a12(t)≠1,则s11(t)不是纯调频信号,那么重复步骤(1)~(3),直到s1n(t)为纯调频信号,即a1n(t)=1;
(4)将以上迭代过程产生的a1n(t)相乘,得到第一个PF分量的包络信号a1(t):
a1(t)=a11(t)a12(t)...a1n(t)
(5)将所述包络信号a1(t)和所述纯调频信号s1n(t)相乘,得到第一个PF分量:
SPF1=a1(t)s1n(t)
(6)把步骤(5)得到的SPF1从所述原信号x(t)中分离出来,得到一个新信号u1(t),将该新信号u1(t)作为原始信号重复以上步骤,分离出所有的PF分量,直至uk(t)为一个单调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01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