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高胆汁酸血症的栀子提取物及其制备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378343.6 申请日: 2018-11-19
公开(公告)号: CN109464514B 公开(公告)日: 2021-09-10
发明(设计)人: 梁爱华;赵雍;李春英;易艳;王宏洁;边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分类号: A61K36/744 分类号: A61K36/744;A61P1/16
代理公司: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代理人: 张黎
地址: 100700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胆汁 酸血症 栀子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栀子提取物,具体提供一种治疗高胆汁酸血症的栀子提取物,其包括栀子苷、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6″‑对香豆酰基京尼平龙胆双糖苷、鸡矢藤次苷甲酯、栀子苷酸、羟异栀子苷、山栀子苷,通过乙醇提取、大孔树脂纯化的方法制备得到,该栀子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大鼠血液中胆汁酸水平,具有良好的治疗高胆汁酸血症的作用,可应用于制备治疗高胆汁酸血症的药物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栀子提取物及其制备与应用,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高胆汁酸血症的栀子提取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背景技术

栀子是茜草科植物栀子的果实,别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l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

关于栀子的研究很广泛,以往药效学研究显示栀子有以下作用:(1)对肝脏功能的影响:栀子能降低血清胆红素含量;栀子苷总提取物可降低动物血清胆红素水平,可防止因半乳糖胺引起的暴发性肝炎,可使因异硫氰酸a-萘酯中毒大鼠的血清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下降。(2)对胆汁分泌的影响:栀子具利胆作用;其醇提物和栀子甙、藏红花素等均能使胆汁分泌量增加。(3)对胃液分泌及胃肠运动的影响:十二指肠给予栀子甙能使幽门结扎大鼠胃液分泌减少、总酸度下降、pH值升高;静脉注射栀子甙和其甙元能抑制大鼠自发性胃蠕动和匹罗卡品诱发的胃收缩,栀子醇提取物能兴奋大鼠、兔小肠运动。(4)促进胰腺分泌作用:栀子及其几种提取物有明显的利胰、利胆及降胰酶效应,认为栀子促进胰腺分泌作用可能与保持胰细胞膜的结构、功能直接有关。(5)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腹腔注射栀子醇提取物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且与环己比妥钠有协同作用,能延长睡眠时间近12倍。(6)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栀子煎剂和醇提物对麻醉或不麻醉猫、兔、大鼠,不论口服,腹腔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均有降压作用,降血压作用部位在中枢,栀子降血压效应主要是加强了延脑副交感中枢紧张度所致。(7)抑菌作用:栀子煎剂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8)致泻作用。(9)镇痛作用:栀子甙及其水解产物京尼平对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运动有抑制作用。(10)抗炎及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栀子醇提取物对软组织损伤模型的治疗作用。

在临床上,栀子常被用于治疗黄疸。人的红细胞的寿命一般为120天,红细胞死亡后变成间接胆红素,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组成胆汁,排入胆道,最后经大便排出。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如果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可以发生溶血性黄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时,因胆红素不能正常地转化成胆汁,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胆红素升高,这时就发生了肝细胞性黄疸;一旦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而发生阻塞性黄疸。

从以上药效学研究可以看出,栀子被报道有多方面的药效作用,但未见有关栀子提取物有治疗高胆汁酸血症的文献记载或正式公开的研究报道。

高胆汁酸血症(HP)是由于体内胆汁酸代谢障碍或肝脏胆汁酸排泄障碍所致,从而导致血液、肝脏胆汁酸浓度增高,其结果可造成肝脏损伤和身体功能紊乱。常见于孕期妇女,高浓度的胆汁酸可以刺激子宫释放前列腺素或者增高子宫肌纤维对宫缩素的敏感性,从而激发子宫收缩引起早产。不同于临床上常见的肝内胆汁淤积症(ICP),高胆汁酸血症患者的总胆汁酸水平高于正常范围,而其余血清指标,如胆红素和转氨酶均正常,且无瘙痒症状。有研究表明,ICP和HP孕妇的总胆汁酸水平相当,但ICP母体血清中高毒性的石胆酸(LCA)和游离胆汁酸水平显著高于HP母体血清中的水平,而低毒性的熊去氧胆酸(UDCA)浓度却低于HP。另外,IL-8、IL-12、TNF-α三种参与肝损害过程的细胞因子在ICP母体中水平显著高于HP。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83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