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氨基酸氧化酶的突变体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350819.5 | 申请日: | 2018-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15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静;裴杉杉;刘佳;陈修来;罗秋玲;张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无锡宸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9/06 | 分类号: | C12N9/06;C12N15/53;C12N15/10;C12N15/70;C12N1/21;C12P7/40;C12R1/19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张勇 |
| 地址: | 214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氨基酸 氧化酶 突变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氨基酸氧化酶的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对来源于谷氨酸棒杆菌的L‑氨基酸氧化酶进行定点突变,获得突变体Q183A,将突变体Q183A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得到的重组菌对L‑缬氨酸的催化效率提高了18.7%,α‑酮异己酸的产量达到54.6g/L,底物摩尔转化率为84.6%。本发明提供的全细胞转化方法较化学法相比,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目标产物单一,易于分离,对环境友好等优势,且工艺简单,便于控制,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L-氨基酸氧化酶的突变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L-氨基酸氧化酶是一种能够催化L-氨基酸生成α-酮酸的氧化还原酶。研究人员对L-氨基酸氧化酶的空间结构、底物特异性、以及其对非天然底物的催化能力方面进行过大量的研究,近年来,该酶在生物转化生产α-酮酸方面的应用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
α-酮酸是重要的中间体,它主要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这使得酶法转化α-酮酸在工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L-氨基酸氧化酶是黄素蛋白酶,L-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反应可以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将氨基酸Cα上的氢转移给FAD,氨基酸变成亚氨基酸,亚氨基酸不稳定分解成α-酮酸和水。然后FADH2被氧分子氧化后,变成了还原型FAD。L-氨基酸氧化酶底物谱广泛,催化效率高,这为异源表达氨基酸氧化酶转化L-缬氨酸生产α-酮异戊酸提供了可能。
然而,目前利用L-氨基酸改造的方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α-酮异戊酸的产量和转化率,但是产量依然很低,因此,为提高α-酮异戊酸的产量和转化率,增强其工业应用价值,急需提高L-氨基酸氧化酶对L-缬氨酸的催化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L-氨基酸氧化酶的突变体,所述L-氨基酸氧化酶的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中含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者所述L-氨基酸氧化酶的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编码所述L-氨基酸氧化酶的突变体的基因。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L-氨基酸氧化酶的突变体为Q183A,编码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构建所述突变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克隆谷氨酸棒杆菌来源的L-氨基酸氧化酶编码基因;
(2)连接(1)中得到的谷氨酸棒杆菌L-氨基酸氧化酶编码基因和pET系列载体,得到携带谷氨酸棒杆菌来源的L-氨基酸氧化酶基因的pET系列载体;
(3)在谷氨酸棒杆菌来源的L-氨基酸氧化酶同源建模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分析确定突变位点;以(2)中的连接产物为模板,设计定点突变的引物,进行定点突变PCR,得到突变质粒Q183A-pET系列载体,将突变后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表达。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L-氨基酸氧化酶对L-缬氨酸的催化效率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将谷氨酸棒杆菌来源的L-氨基酸氧化酶的第183位的氨基酸谷氨酰胺Gln突变成丙氨酸Ala。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谷氨酸棒杆菌来源的L-氨基酸脱氨酶的Genbank登录号为AJE67504,含有380个氨基酸。
本发明的第五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α-酮异戊酸产量的方法,是利用所述的L-氨基酸氧化酶突变体菌株作为全细胞催化剂,转化含L-缬氨酸的底物得到α-酮异戊酸。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含有终浓度为25-35g/L的全细胞、终浓度为60-70g/L的L-缬氨酸、终浓度为20mM的Tris缓冲液(pH=8.0)的转化体系,置于20-37℃条件下,反应20-2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无锡宸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江南大学;无锡宸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508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