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桨操纵组件疲劳试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40602.6 | 申请日: | 2018-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6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 发明(设计)人: | 邓文;李清蓉;高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何娇 |
| 地址: | 333001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操纵组件 尾桨 加载力 疲劳试验 疲劳试验装置 施加 载荷加载装置 直升机尾桨 固定装置 贴合 考核 申请 | ||
本申请属于直升机尾桨操纵组件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桨操纵组件疲劳试验装置,包括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尾桨操纵组件;载荷加载装置,用于与尾桨操纵组件连接,对尾桨操纵组件施加第一加载力及第二加载力,其中,第一加载力与第二加载力之间的角度为预定角度,在进行尾桨操纵组件疲劳试验时为尾桨操纵组件施加预定角度的加载力,为其提供贴合实际的疲劳试验考核环境,完成对尾桨操纵组件的疲劳试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直升机尾桨操纵组件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桨操纵组件疲劳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直升机尾桨用以保持飞机平衡及辅助推动飞机飞行,其在直升机飞行状态下,平衡旋翼扭矩及反转扭矩两个方向的载荷,对直升机的安全飞行至关紧要。尾桨操纵组件为直升机尾桨上的重要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直升机尾桨的工作效果,对其进行疲劳试验,获得其疲劳性能及薄弱部位,为其判断其使用寿命提供依据,对于其的设计及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尾桨操纵组件由多个具有相互运动关系的部件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内筒1、外筒2、两受载耳片3以固定叉耳4,其内筒1套设在尾桨轴上,其上两受载耳片3与尾桨变距拉杆连接,其上固定叉耳4与直升机固定设置,直升机尾桨工作过程中,内筒1跟随尾桨轴旋转,外筒2则相对静止,两受载耳片3承受尾桨变距拉杆传递的载荷。由于尾桨操纵组件受载情况较为复杂,且负载严重,当前,缺少相应的实验装置为其提供贴合实际的疲劳试验考核环境,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能够准确获得其的疲劳性能及其薄弱部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其的设计及进一步改进。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桨操纵组件疲劳试验装置,以克服或减轻上述至少一方面的缺陷。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尾桨操纵组件疲劳试验装置,包括:
固定装置,用于固定尾桨操纵组件;
载荷加载装置,用于与尾桨操纵组件连接,对尾桨操纵组件施加第一加载力及第二加载力,其中,第一加载力与第二加载力之间具有预定角度。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固定装置包括:
双耳接头;
固定轴;
固定板,其一侧表面与固定轴一端的端面固定连接,且双耳接头在固定板该侧固定设置;其中,
固定轴用于穿过尾桨操纵组件的内筒内部;
双耳接头用于与尾桨操纵组件的固定叉耳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双耳接头上的凸出螺接在固定板上。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载荷加载装置包括:
第一加载装置,用于与尾桨操纵组件的一个受载耳片连接,对尾桨操纵组件施加第一加载力;
第二加载装置,用于与尾桨操纵组件的另一个受载耳片连接,对尾桨操纵组件施加第二加载力。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第一加载装置,包括:
第一作动筒;
第一力传感器,其一端与第一作动筒的一端连接;
第一单耳接头,设置在第一力传感器的另一端,用于与一个受载耳片铰接;
第二加载装置,包括:
第二作动筒;
第二力传感器,其一端与第二作动筒的一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406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浆变距疲劳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弹簧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