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芯片TO-252引线框架及半导体封装器件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338171.X | 申请日: | 2018-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5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 发明(设计)人: | 许瑞清;刘立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模电半导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5/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谢静 |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引线脚 基岛 引线单元 引线框架 双芯片 脚距 半导体封装器件 散热性能 低成本 封装体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芯片TO‑252引线框架,其引线单元包括第一基岛、第二基岛以及四只引线脚,其中,位于引线单元最左侧或最右侧的第一引线脚与第一基岛相连;第二基岛位于与第一引线脚相邻的第二引线脚的末端;第二、第三、第四引线脚之间的间距为TO‑252‑5L标准脚距,第一与第二引线脚之间的间距为标准脚距的两倍。本发明在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封装体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器件的封装,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双芯片TO-252引线框架,以及采用所述引线框架的半导体封装器件。
背景技术
作为新一代的照明光源,发光二极管(LED)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全球照明市场,LED照明预计占了七成以上。从1%到70%的市场占有率,LED照明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如此快的成长速度,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LED照明确实更节能环保;二是LED照明灯具成本迅速下降,甚至已经低于传统照明灯具的成本。
五年前,1瓦LED发光芯片平均价格在1元人民币,而当前同样芯片的价格不超过0.1元人民币,价格下降10倍以上。与之类似,在过去五年间,LED灯具其他所有配件的价格也下降了10倍以上。这当然包括用做LED驱动电源核心器件的恒流驱动集成电路,俗称恒流驱动芯片。五年前,恒流驱动芯片市场价在2元人民币左右,当前最便宜的驱动芯片价格已低于0.15元人民币。价廉的主要原因是,芯片用量实在太大。目前,芯片每个月的用量在5亿只到10亿只之间,比五年前增长50倍以上。可以说,过去五年就是LED恒流驱动芯片飞速发展的五年。
本发明主要涉及LED恒流驱动芯片的封装。芯片封装,简单来讲,就是将芯片晶圆厂生产的集成电路裸片(Die)放到一块起承载作用的引线框架上,再将管脚引出,然后固定包装成为一个整体。封装可以起到保护芯片的作用,相当于芯片的外壳,不仅能固定、密封芯片,还能增强其电热性能。因此,对集成电路而言,封装非常重要。半导体产业历史并不长,从1949年发明双极半导体三极管以来,还不到七十年。所以半导体封装最开始围绕着三极管展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系列成熟封装,比如TO-89系列、TO-220系列以及TO-252系列,均为三个脚;前缀TO是英文Transistor Outline(三极管外形)的缩写。其中,TO-89系列是插件封装,适合小电流、小功率应用;TO-220系列也是插件封装,可以安装外部散热器,适合大电流、大功率应用;TO-252系列是表贴封装,主要依靠PCB(印刷电路板)帮助散热,适合中等电流、中等功率应用,适于自动化生产。
集成电路在1959年发明,比半导体三极管晚十年,距今不到六十年。最早发展成熟的集成电路封装是双列直插封装DIP(Dual In-line Package),如DIP-28、DIP-14、DIP-8。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计算机CPU就采用DIP封装。上世纪70年代末期,PHILIP公司开发出了小外型表贴封装SOP(Small Outline Package),比如SOP-8、SOP-16、SOP-28,至今仍在大量采用。由此逐渐派生出SSOP、TSSOP系列封装,非常成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模电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模电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381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