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形板件击穿电压的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49435.4 | 申请日: | 2018-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3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饶蕾;王维刚;金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荣泰电工器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1/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4007***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形 击穿 电压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形板件绝缘强度的检测方法和击穿电压的检测方法,属于电性能检测方法领域,解决了无法检测异形板件部分位置的绝缘强度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安装上电极和下电极,将上电极和下电极分别抵触于异形板件的相背的表面;步骤S2:接入电压,下电极接地,上电极与高压发生器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步骤S3:电压输出,启动高压发生器并匀速的升高输出电压,直至达到要求电压或者异形板件被击穿;步骤S4:观察,通过观察异形板件是否被击穿以判断是否合格;下电极为柔性导电箔。本发明结构合理,利用柔性的导电箔的贴敷于异形板件从而可以检测异形工件各个位置的绝缘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性能检测方法,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异形板件绝缘强度的检测方法和击穿电压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介电强度,是材料抗高电压而不产生介电击穿能力的量度,它定义为试样被击穿时,单位厚度承受的最大电压, 表示为伏特每单位厚度。 物质的介电强度越大,它作为绝缘体的质量越好。介电强度是绝缘材料的重要检测参数。
实际生产过程中利用要求电压施加于工件,当工件被要求电压击穿,这则工件不符合要求。要求电压等于该工件所要求大于的击穿电压,当工件的击穿电压大于要求电压时,工件合格;当工件的击穿电压小于或等于要求电压时,工件不合格。
目前,公告号为CN10409021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隔膜击穿电压测试装置,包括直流测试电路,所述直流测试电路的正负极分别电连接有固定电极板和导电球探头,所述固定电极板上表面为平板结构,所述固定电极板上表面用于放置待测隔膜,所述待测隔膜上方平覆有活动电极,测试时所述导电球探头与活动电极电性接触。
当板件成形为不规则形状时,板件的变形后会产生厚底的变化,从而导致介电强度的变化和击穿电压的变化,进而在板件制成异形时可能导致异形板件无法达到要求的绝缘性能。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电极板的上表面为平板结构,无法与异形板件表面贴合,从而无法检测异形板件部分位置的绝缘强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异形板件绝缘强度的检测方法和击穿电压的检测方法,利用柔性的导电箔的贴敷于异形板件,达到可以检测异形工件各个位置的绝缘强度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形板件绝缘强度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安装上电极和下电极,将上电极和下电极分别抵触于异形板件的相背的表面;步骤S2:接入电压,下电极接地,上电极与高压发生器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步骤S3:电压输出,启动高压发生器,使高压发生器向上电极输入电压,匀速的升高输出电压,直至输出电压达到要求电压或者异形板件被击穿;步骤S4:观察,异形板件被击穿则该异形板件不合格,异形板件没有被击穿则该异形板件合格;下电极为柔性导电箔,所述下电极贴敷于异形板件的一端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柔性的导电箔的贴敷于异形板件,使异形板件的表面与下电极贴合,使异形板件的表面各个位置均可以与下电极接触,从而可以检测异形板件各个位置是否能在要求电压下被击穿,可以检测异形工件各个位置的绝缘强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电极也为导电箔,所述上电极贴敷于异形板件远离下电极一端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出电压通过上电极和下电极施加于异形板件两端面,当异形板件上绝缘强度最薄弱被输出电压击穿时,工件不合格;当异形板件上绝缘强度最薄弱没有被输出电压击穿时,工件合格;利用导电箔作为上电极,利用上电极和下电极分别贴敷于工件的两端面,上电极和下电极更加简单的将异形板件上绝缘强度最薄弱覆盖,使异形板件上绝缘强度最薄弱处于输出电压下,更加方便的找到不合格件,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电极为圆形的导电箔,所述上电极的直径小于异形板件的边长,所述步骤S4异形板件合格则继续步骤S5,步骤S5:移动上电极,移动上电极的位置,使上电极移动至之前其未抵触的位置,然后重复步骤S4至步骤S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荣泰电工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荣泰电工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94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陶瓷云母耐热绝缘板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