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劣质重油处理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241395.9 申请日: 2018-10-24
公开(公告)号: CN111088070A 公开(公告)日: 2020-05-01
发明(设计)人: 代萌;孟兆会;陈博;葛海龙;姜来;杨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主分类号: C10G67/02 分类号: C10G67/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00728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劣质 重油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劣质重油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为劣质重油进入第一加氢处理单元,在氢气和第一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后得到的液相流出物不经分馏直接进入催化裂化单元,反应产物分离后得到的催化油浆与第一助剂混合,混合处理后进行沉降分离,分离后得到第一物料和残渣;第一物料进入第二加氢处理单元,在第二加氢处理催化剂和氢气的作用下进行加氢反应,反应得到的液相流出物进入澄清单元,分离后得到澄清油进一步经固液分离得到净化油浆。所述处理方法不仅可以实现重油清洁处理,而且还可以将催化裂化产生的催化油浆进行净化脱固除硫,大幅提高催化油浆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油化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劣质重油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原油重质化、劣质化趋势不断加剧,作为原油中最重组分的渣油所占比例不断提升,在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当下,重油尤其是渣油的高效利用已不仅关乎能否满足清洁生产的要求,同时也成为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甚至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从渣油传统加工手段而言,渣油加工可以分为加氢及脱碳两种路线,其中脱碳主要是指热裂化、减粘裂化及溶剂脱沥青等,加氢路线则可以分为固定床加氢、悬浮床加氢、沸腾床加氢及移动床加氢等,脱碳工艺总体而言相对比较简单,技术也比较成熟,但是存在液收比较低,污染严重等问题,已逐渐不适应企业清洁生产的需求;加氢手段因过程环保友好、液收高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关注,是当下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重油加工的主要方向及趋势。从产品结构来看,由于燃料油需求增长放缓及化工原料需求上升,传统炼油企业产品结构也由以前单纯的燃料型向燃料化工型甚至纯化工型转变,产品也趋向多样化及高价值化,比如低硫船用燃料油、低硫石油焦等,产品在多样化的同时,也更加关注产品的品质及环保要求。如MAPPOL公约对船舶使用燃油硫含量排放控制区域及燃油硫含量的极限值和实施时间给出了详细规定,2020年1月1日及以后,当船舶在海上一般区域航行时,船用燃料油硫含量不应超过0.5%;如严格执行MAPPOL公约对低硫燃料油的使用要求,全年度低硫燃料油需求量约为300万吨,但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因大部分产地的原油硫含量较高,全球能够生产硫含量0.5%甚至0.1%以下燃料油的炼厂几乎没有,低硫燃料油市场缺口大,生产企业对低硫燃料油生产技术需求迫切。因此如何将渣油的高效利用及高端化产品生产相结合是当下科研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重油催化裂化在我国重油加工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一环,为我国生产清洁燃料油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催化裂化装置生产过程中也产生一些难以解决的低端原料,如催化油浆。我国拥有150Mt/a以上的催化裂化加工能力,催化裂化油浆产量占催化裂化加工量的6%~8%,催化油浆产量很大,同时,催化油浆具有密度大,硫含量及胶质等重组分含量高等特点,尤为重要的是催化油浆中含有大量难以去除的催化剂粉末,致使催化油浆后续加工难度大、利用价值低,成为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果催化油浆作为低硫燃料油的调和组分使用,则必须对催化油浆进行处理以降低密度、硫含量及固含量,因此,油浆脱固成为油浆实现高效利用的关键步骤,也是目前业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催化裂化油浆的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催化裂化油浆掺炼作为延迟焦化原料、掺炼入常减压装置提高蜡油收率、掺炼作为溶剂脱沥青原料、蒸馏分离出沥青组分调和生产道路沥青,利用溶剂分离出富芳组分生产化工产品、直接热裂化生产沥青改质组分。

目前催化油浆脱固的方法主要为过滤脱固法,黄福等人《油浆过滤技术在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应用》中介绍了一种催化油浆过滤除固方法。其中,油浆过滤系统的核心元件是多孔金属粉末烧结滤芯。当热油浆通过过滤元件时,油浆液体可以穿过滤芯,洁净的油浆(滤清液)进入到下游装置,而固体催化剂颗粒则被截留在滤芯的内表面。过滤下来的固体催化剂滤饼用干气反冲洗排放到

滤饼接收罐。在排渣过程中,快速的压力释放和滤清液的反向流动可以将滤芯内表面的固体迅速剥离,并使过滤器内部的所有介质通过排渣阀流出过滤器。此方法中需要设置预过滤装置及精过滤装置,此外还需要设置反冲洗油等辅助设备,操作繁琐,反冲洗频繁,实际操作存在一定难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413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