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硫劣质原料的加工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203528.3 | 申请日: | 2018-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7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 发明(设计)人: | 侯焕娣;董明;刘自宾;申海平;马力;范启明;李吉广;陶梦莹;许可;赵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10G69/06 | 分类号: | C10G69/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刘国平;顾映芬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劣质 原料 加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高硫劣质原料的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硫劣质原料的加工方法及系统。本发明中高硫劣质原料的加工方法,主要包括高硫劣质原料在催化临氢条件下进行加氢脱硫处理得到气体组分和液体组分,液体组分经过蒸馏后将重馏分作为焦化原料,在延迟焦化条件下进行热裂化处理得到焦化气体、焦化馏分油和低硫石油焦;催化临氢条件所用的催化剂为包含金属化合物和硫化剂的烃类液态催化剂。本发明采用催化临氢反应和延迟焦化反应配合,并且催化临氢反应中采用特定的工艺与催化剂配合,提高产物中气体和馏分油的收率,降低石油焦的收率,同时降低产物中石油焦的硫含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硫劣质原料的再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硫劣质原料的加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轻质原油炼化可产生较多附加值高的产品,轻质原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随石油资源的重质化趋势不断加剧,重质油的改质和深加工逐渐成为研发热点。
目前,重质油(尤其是高硫劣质原料)的深加工主要以加热为主,其中延迟焦化是重质油的主要加工方法之一。原料劣质化的主要体现是原料中硫含量显著增加,延迟焦化所用原料的硫含量已经从2000年前的2%-3%增长至5%-6%,延迟焦化产生的石油焦的硫含量也超过了7%。随着大家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硫含量高于3%的高硫焦将逐渐限制使用。因此,如何提高产物中气体和馏分油的产量,同时降低产物中石油焦的硫含量成为重质油深加工的关注点。
CN1718681A公开了一种石油油品氧化脱硫的方法,其包括使石油油品中的有机硫化物发生氧化反应,以及将硫化物的氧化产物与油品分离的过程,氧化反应是使含有机硫化合物的石油油品、氧化剂和催化剂在高剪切力分散乳化装置作用下完成,反应温度为30-110℃,反应压力为常压-1MPa,反应时间为1-180分钟。该氧化脱硫方法的操作温度在30-110℃之间,其对于石脑油、柴油等轻质油的脱硫效果较好,但对于常压渣油、减压渣油和脱油沥青等这类高粘度、高沸点的高硫劣质原料脱硫效果较差。
CN105062612A公开了一种石油焦脱硫的方法,先将石油焦破碎成1mm及以下并与0.1mm粒级及以下的复合催化剂混合,石油焦颗粒和复合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000-100):1,然后再通入氨气,同时升温至700-900℃并保温30-120min脱硫,复合催化剂采用粒度小于或等于0.1mm的NiS、MoS2和CoS。但采用该方法进行脱硫时,石油焦和复合催化剂混合效果差,其主要适合石油焦中含硫量高于6重量%的轻质油的脱硫处理,对于高粘度、高沸点的劣质原料的加工效果较差。
以上方法仅适用于对轻质油进行脱硫,对高粘度、高沸点的含硫石油焦进行加工时,产物中气体和馏分油的产量低,加工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对高粘度、高沸点的含硫石油焦进行脱硫处理时,产物中气体和馏分油的产量低,加工工艺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高硫劣质原料的加工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适用于含硫量分布范围较广的高粘度、高沸点的劣质原料的加工处理,提高其产物中气体和馏分油的收率,同时降低低硫石油焦的收率以及降低低硫石油焦中的硫含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高硫劣质原料的加工方法,包括:
(1)将高硫劣质原料和催化剂在临氢条件下进行加氢脱硫反应,得到气体组分和液体组分;
(2)将所述液体组分进行蒸馏,得到重馏分;
(3)将所述重馏分作为焦化原料,在延迟焦化条件下进行热裂化反应得到焦化产物;
(4)将所述焦化产物进行分馏,得到焦化气体、焦化馏分油和低硫石油焦;
其中,所述催化剂包括烃类分散剂、金属化合物和硫化剂。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高硫劣质原料的加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催化临氢热转化反应器、热高压分离器、分离器、延迟焦化反应装置和分馏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203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硫废水的处理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激光烧结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