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98080.0 | 申请日: | 2018-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6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接军;张鹏飞;张艺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开源健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熊娴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乳腺癌 快速检测试剂盒 乳腺癌易感基因 扩增 检测 特异性扩增引物 试剂盒检测 发病机理 检测结果 检测试剂 扩增效率 数据支持 用药指导 预后检测 多重PCR 缓冲液 试剂盒 预判 延伸 统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其中,乳腺癌易感基因为CYP1B1基因SNP位点,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CYP1B1基因的SNP位点,所述试剂盒包括CYP1B1基因SNP位点的特异性扩增引物、Taq酶、dNTPs和缓冲液,CYP1B1基因SNP位点为rs1056827和rs1056836。本发明采用本发明采用多重PCR的扩增方法,同时扩增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多个SNP位点,不仅大大提高了扩增效率,降低了扩增成本。试剂盒检测结果不仅可以作为临床对于乳腺癌发病的预判初检等方面,更能够用于乳腺癌的用药指导和预后检测,统计后的检测结果还可以作为地区性的乳腺癌研判依据,为进一步揭示乳腺癌的发病机理提供数据支持。这种检测试剂盒可以扩展延伸到其他的SNP位点检测中,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乳腺癌易感基因的快速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属于临床检测试剂盒领域。
背景技术
一、乳腺癌及其流行病学
乳腺癌发病率目前位居女性恶性肿瘤之首,中国曾经是乳腺癌低发的国家,但近几十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出现了明显上升,目前是中国女性的第六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因此对乳腺癌诊断和治疗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乳腺癌是一种由多种基因分多个阶段协同作用形成的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其临床、病理特点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尚不能完全揭示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早期关于乳腺癌的研究指出生育因素、哺乳因素、初潮早晚、绝经早晚以及发病年龄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乳腺癌的发病和进展。随着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的大规模开展,研究者们通过关联分析的方法,找出了一系列的如乳腺癌发生及预后相关的基因,其中包括乳腺癌1号基因(Breast Cancer 1,BRCA1)、乳腺癌2号基因(BreastCancer2,BRCA2)等高外显的易感基因,及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2(checkpoint kinase 2,CHEK2)、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突变基因(ataxia telangiectasia-mutated gene,ATM)等中外显的易感基因,这些基因突变和乳腺癌的发生,尤其是家族性乳腺癌有密切联系,我国家族性乳腺癌大约占所有乳腺癌患者的5-10%,数量庞大,遗传因素在这部分乳腺癌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肿瘤家族史和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值得深入研究。
除上述显性基因外,一些低外显率的基因如编码与显性基因相互影响作用的蛋白的基因、与DNA损伤修复的基因、表观遗传调控的基因、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相关基因、蛋白激酶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侵袭相关基因、雌激素合成代谢及雌激素受体相关基因等均匀乳腺癌的发病有关。其中主要包括XRCC家族基因、ERCC家族基因、CYP家族基因、HMMR基因、RAD52基因、DNMT基因、HOTAIR基因及miRNA相关基因等。
二、细胞色素P450家族介绍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是一组结构和功能相关的含亚铁血红蛋白的超家族基因编码的同工酶,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生物,如动物,植物,真菌和细菌中,主要的功能是通过氧化、超氧化和还原等代谢方式催化药物、环境化学物质和天然物质的生物转化,主要作用是传递来自外界氧分子的单个氧原子进入被代谢的物质中。CYP是体内最重要的I相代谢酶,是肝脏内代谢的关键酶。CYP1B1是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是内源物质在体内的重要代谢酶,同时参与内源性雌激素的代谢。与肝内表达的P450酶不同,CYP1B1仅在肝外组织表达,包括乳腺、结肠、肺、皮肤、淋巴结、食道、脑、睾丸肿瘤中高表达,而在周围的正常组织中并不出现或仅能检测到少量的表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开源健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开源健坤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80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