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稳定的制剂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97162.3 | 申请日: | 2018-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14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汪美贞;孙锋;肖俊炜;李悦;姚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商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C02F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黄平英 |
| 地址: | 31001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移动 生物膜 反应器 稳定 制剂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生物膜稳定的制剂及其应用,制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各组分配比如下:种群稳定剂75‑90%;被膜剂10‑25%;所述种群稳定剂为氯化铵、硫酸铵、氰化钾、5,10‑亚甲基‑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废水依次流经厌氧池、缺氧池和MBBR反应池,将所述MBBR反应池中投加生物膜稳定制剂。本发明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与没有加强化剂的MBBR反应池相比,膜总量增加且更加稳定不易脱落。与一般强化剂相比,本发明添加了被膜剂后可以促进增加挂膜速度,提高生物膜稳定性,既环保又能强化生物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生物膜稳定的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类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固定膜法,是污水水体自净过程的人工化和强化,主要去除废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工艺(MBBR)原理是运用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充分利用了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又克服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及固定式生物膜法的缺点。该方法通过向反应器中投加一定数量的悬浮载体,提高反应器中的生物量,从而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与水呈完全混合状态,微生物生长的环境为气、液、固三相。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细小,增加了氧气的利用率。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使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
然而MBBR技术对工艺技术和工作环境有非常高的要求,处理效果不稳定,受自然因素影响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废水的成分日益复杂,挂膜微生物活性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污染物的影响。而由于复杂水质的变化,水体环境不利会导致微生物生长环境不稳定,恶劣的条件使得不断出现种内和种间竞争。许多重要挂膜微生物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导致这些微生物群体活性不断下降从而影响生物膜的生长和稳定,出现生物膜分布不均匀、不生长或者生长缓慢的现象,最终导致污水处理的效果大幅下降。
强化生物膜法的现有方法:公开号为CN107381777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钙离子调控生物膜法处理低C/N比废水快速挂膜的方法,该发明投加一定量的鼠李糖脂和氯化钙于低C/N比废水中,利用钙离子与低C/N比废水中污染物质发生络合,加速废水中溶解性物质和微生物在填料上附着和定殖,从而提高挂膜效果。该发明使用有机物容易造成污染,且前期需要测量多个指标,步骤复杂;公开号为CN201710807525.X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项低温条件下加速废水生物膜挂膜的方法。该发明将红色鞘氨醇单胞菌进行低温适应性培养并向反应器中投加来增加细菌胞外聚合物,加速微生物在填料上生长,提高微生物活性,从而加快在低温条件下的废水生物膜挂膜,且形成的生物膜牢固、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废水处理效果好。但该发明主要针对低温处理下的废水,且需要驯养细菌,操作复杂。公开号为CN201710633937.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减缓生物膜老化脱落功能的生物挂膜组合填料。两个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塑料枝条,在内环的正反两面均铺设有生物膜控制网机构,所述生物膜控制网机构包括支撑网、透氧网和分隔腔。它可以实现能够控制生物膜的厌氧膜的加厚过程,减缓生物膜老化,而且不易脱落。但该发明由于添加控制网机构,提高了处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污泥微生物活性难以维持问题,提供一种增强MBBR反应器中生物膜稳定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增强MBBR反应器中生物膜稳定的制剂,以重量百分比计,各组分配比如下:
种群稳定剂 75-90%
被膜剂 10-25%;
组分之和为100%;所述种群稳定剂为氯化铵、硫酸铵、氰化钾、5,10-亚甲基-四氢呋喃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以重量百分比计,各组分配比如下:
种群稳定剂 8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商大学,未经浙江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971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喷淋式的养殖废水净化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