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纳米线-聚全氟乙丙烯超疏水多孔膜及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85473.8 | 申请日: | 2018-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264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蔡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优梯熙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69/02 | 分类号: | B01D69/02;B01D71/32;B01D6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冯华 |
| 地址: | 201808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聚全氟乙 丙烯 疏水 多孔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纳米线‑聚全氟乙丙烯超疏水多孔膜及制备方法。该方法先通过水滴模板法制备蜂窝状的聚苯乙烯多孔膜,再以聚苯乙烯多孔膜为模板进行反向复刻,制得具有微米级突起阵列的聚全氟乙丙烯多孔膜,进一步在聚全氟乙丙烯多孔膜的表面沉积一层刻蚀银纳米线取向膜,制得银纳米线‑聚全氟乙丙烯超疏水多孔膜。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制备的超疏水多孔膜,不仅水接触角大、滚动角小,超疏水能力及自清洁能力强,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并且制备方法简单、膜孔结构可动态控制或调节,不产生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银纳米线-聚全氟乙丙烯超疏水多孔膜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植物叶面的超疏水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所谓植物超疏水能力,就是植物叶面具有显著的疏水,脱附,防粘,自清洁功能等。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就是因为其表面具有一层超疏水薄膜,能够使其具有自清洁的功能。超疏水膜材料具有防水、防污、可减少流体的粘滞等优良特性,是目前功能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超疏水膜的基础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盛于90年代。有机物表面润湿性能是由固体表面原子及其堆积态所决定,与其内部组成及分子排布无关。随着超疏水膜理论日臻成熟,研究证实超疏水膜主要由材料表面的化学结构、聚集态、表面形貌、微构造协同作用所决定。
超疏水膜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相分离或自组装法、化学沉积或电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电纺丝法、碳纳米管法等,目前应用较多的多孔膜,其中对于膜孔结构的控制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同时,超疏水膜的应用环境较为复杂,存在大量细菌,影响了超疏水膜的使用耐久性,因此对于抗菌性能的提升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306692.7公开了一种聚偏氟乙烯超疏水复合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聚偏氟乙烯、分相聚合物、孔径调节剂、溶剂进行混合均匀,脱泡得到制膜液;然后浸入无纺布浸涂后,经过刮刀后浸入到凝固浴中进行固化成型和清洗;将清洗后得到的膜浸入到质量百分数为1~5%的疏水改性乳液中浸涂,取出并去除表面吸附的多余乳液后,干燥;将干燥后得到的膜在真空下热处理即可。该发明的缺陷是超疏水多孔分离膜的孔径结构难以控制,制备过程较为复杂。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810223141.8公开了一种超疏水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结合了微模塑技术和相分离技术,将刮制完铸膜液的刮膜底板放入预设温度的水浴中进行相分离成膜,将成型的膜材料剥离,即得到超疏水多孔膜;其中的刮膜底板为采用倒模工艺制作的凹槽软模板,通过所述凹槽软模板制得的超疏水多孔膜具有大小一致、按规律排布的微米级表面凸起,相邻表面凸起之间的间距为微米级。该发明制得的超疏水多孔膜的抗菌性能差,影响了使用耐久性。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制备超疏水多孔膜,存在膜孔结构难以控制或调节、制备过程复杂,制得的膜材不具有抗菌功能等缺陷,因此开发一种具有抗菌性能的的超疏水多孔膜,有着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可见,现有技术制备超疏水多孔膜,存在膜孔结构难以控制或调节、制备过程复杂,制得的膜材不具有抗菌功能等缺陷。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提出一种银纳米线-聚全氟乙丙烯超疏水多孔膜及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膜孔结构可动态控制或调节,不产生污染,并且制得的超疏水多孔膜不仅水接触角大、滚动角小,超疏水能力及自清洁能力强,同时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银纳米线-聚全氟乙丙烯超疏水多孔膜的制备方法,所述超疏水多孔膜制备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聚苯乙烯加入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的混合溶剂中,并加入丙酮,搅拌使聚苯乙烯完全溶解得到铸膜液,然后将铸膜液浇铸于基底表面,并立即采用经水饱和的高湿度空气经过铸膜液表面,通过水滴模板的形成及溶剂、水的挥发,制得蜂窝状的聚苯乙烯多孔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优梯熙光学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优梯熙光学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854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