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造除尘灰无害化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65561.1 | 申请日: | 2018-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65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 发明(设计)人: | 尹海军;胡文志;包羽冲;李卓情;冯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仁创铸造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0/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丹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造 尘灰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除尘灰无害化处理方法,所述铸造除尘灰无害化的处理方法结合铸造旧砂热法再生工艺,将有热值的除尘灰加入废旧砂中焙烧释放热量,废旧砂再生处理的同时对除尘灰也进行了无害化处理。该方法包括:先去掉除尘灰中的金属粉末;将净化后的除尘灰与铸造废砂进行混合焙烧;焙烧完成后,再生砂的机械再生阶段收集除尘灰;向再次收集的除尘灰中加入硅酸盐水泥、减水剂、可分散胶粉、木质纤维和清水,搅拌均匀形成灰料进行造粒。本发明所述铸造除尘灰无害化的处理方法能够实现对废旧砂进行再生处理的同时对除尘灰也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不仅降低了天然气消耗,而且高效、低耗的处理除尘灰,做到零排放避免污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理、环保再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造除尘灰无害化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铸件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旧砂和粉状固体废弃物除尘灰。除尘灰中含有的物质有煤粉、膨润土、涂料、树脂粘结剂、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粉等,经过化学成份分析,此类砂尘中主要是由硅铝,钙、镁和铁的氧化物以及少量的钠钾等组成。已有研究者证明,除尘灰中的金属污染物会抑制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随意堆放占用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
当前技术对除尘灰缺乏有效的处理措施,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掩埋或者造粒。但是掩埋会污染水体、土壤、扬尘,造成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如果对除尘灰进行固化造粒,然后运用在建筑行业或者种植行业,虽然避免了扬尘,但是除尘灰中的一些有害物质并没有去除,导致陶粒生产过程中出现二次污染,对环境有潜在的巨大危险。如何高效、低耗的处理除尘灰避免对环境的影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铸造废旧砂通过处理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常用的工艺是热法再生,具体是通过加热使废砂表面的物质进行去除,得到的再生砂。但是热法再生会消耗大量的天然气,也是旧砂再生成本的主要来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造除尘灰无害化处理方法。本发明所述铸造除尘灰无害化的处理方法能够高效、低耗的处理除尘灰,做到零排放避免污染环境。本发明方法结合铸造废旧砂热法再生工艺,将有热值的除尘灰加入废旧砂中焙烧释放热量,废旧砂再生处理的同时对除尘灰也进行了无害化处理,且降低了天然气消耗。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去除除尘灰中的金属粉末,得到净化后的除尘灰;
(2)将步骤(1)所得净化后的除尘灰与铸造废旧砂进行混合焙烧;
(3)焙烧完成后,得到再生砂和处理后除尘灰;
(4)将步骤(3)所得除尘灰进行造粒以生产陶粒,即完成铸造除尘灰的无害化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1)中,采用磁选装置去除除尘灰中的金属粉末。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净化后的除尘灰是铸造废旧砂的重量的5%-15%。
进一步的,步骤(2)中,进行所述焙烧的温度为500-700℃,进行所述焙烧的时间为3-8h。
进一步的,所述铸造废旧砂为颗粒状。
进一步的,步骤(3)中,采用负压引风分离混入再生砂中的除尘灰。
进一步的,步骤(4)中,进行造粒时,向所述处理后的除尘灰中加入硅酸盐水泥和清水。
进一步的,步骤(4)中,硅酸盐水泥加入量为所述处理后除尘灰重量的10%-40%。
进一步的,步骤(4)中,减水剂加入量为硅酸盐水泥加入量的5%-15%,可分散胶粉加入量为硅酸盐水泥加入量的0.2%-0.8%,木质纤维加入量为硅酸盐水泥加入量的1%-9%。
进一步的,步骤(4)中,清水加入量为硅酸盐水泥和处理后除尘灰总重量的8-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仁创铸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仁创铸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655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凝固式水泥夹芯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弹性防水垫层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