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59583.7 | 申请日: | 2018-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9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卓建华;陈常颂;卓林泉;钟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二五区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 |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博深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4 | 代理人: | 林志峥 |
| 地址: | 353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大叶种绿茶 复揉 茶叶加工 加工 芳香物质 鲜叶采摘 板栗香 均匀度 内含物 揉捻叶 炒干 成条 初烘 豆香 轻揉 揉捻 杀青 摊晾 条索 外型 中压 重压 香气 制备 茶叶 明亮 认可 | ||
1.一种提升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鲜叶采摘及摊晾;
S2、杀青:将步骤S1摊晾完成的茶叶在温度为400~420℃下杀青2~3min;
S3、揉捻:将步骤S2杀青后的茶叶摊晾冷却至20~30℃进行揉捻,揉至成条,揉捻时间为30~35min;
S4、初烘:将步骤S3揉捻后的茶叶解块,控制烘干温度150~160℃,烘干时间为2~3min;
S5、复揉:将步骤S4初烘后的茶叶摊晾冷却至20~30℃进行复揉,所述复揉步骤为先轻揉30min,再中压揉15~20min,然后重压揉15~20min,再轻揉10min;
S6、炒干:将步骤S5复揉后的茶叶解块再进行炒干,控制炒干温度为80~85℃,炒干时间为55~60min,直至茶叶含水率为5%,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鲜叶采摘及摊晾步骤具体为:选择大叶种春季一芽二、三叶鲜叶为原料,将鲜叶均匀摊在筛网上,厚度为30cm,吹风萎凋6~7h,至叶色由鲜绿色转为暗绿色,茶叶的失水率为15~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步骤具体为:将步骤S1摊晾完成的茶叶在温度为400℃下杀青3min,失水率为45~4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烘步骤中使用茶叶动态失水机进行初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干步骤中使用滚筒杀青机进行炒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炒干步骤具体为:将步骤S5复揉后的茶叶解块,放入滚筒杀青机中炒干,控制炒干温度为80℃,炒干时间为60min,直至茶叶含水率为5%得成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复揉步骤中,所述轻揉为在茶叶装满后,加盖不加压的条件下进行搓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复揉步骤中,所述中压揉为加压至揉盖下降至揉桶五分之一左右下进行搓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大叶种绿茶品质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复揉步骤中,所述重压揉为加压至揉盖下降至揉桶三分之一左右下进行搓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二五区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未经福建二五区茶业有限公司;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958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茶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一种新鲜茶叶旋转式脱水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