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及舵轮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50839.8 | 申请日: | 2018-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14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廖道鹏;卢成龙;李娜;杨玉新;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F1/00 | 分类号: | B61F1/00;B61G9/22 |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晓凤 |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边梁 牵引梁 下盖板 舵轮 上盖板 车钩 公铁两用 连接柱 筋板 构架 牵引力 工作效率 互换安装 间隔设置 空腔结构 平行设置 需求基础 平移 不接触 凹陷 立板 重载 垂直 地铁 节约 | ||
1.一种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梁(1)、牵引梁(2)、车钩座(3)和连接柱(4),边梁(1)有两个,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置,牵引梁(2)有两个,分别位于边梁(1)的两端,且牵引梁(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边梁(1)固定连接,牵引梁(2)的外侧均连接有车钩座(3),每个边梁(1)的两端的下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边梁(1)和牵引梁(2)均为由上盖板、下盖板以及分别位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两侧的立板组成的空腔结构,且下盖板上间隔设置有垂直于下盖板的筋板(8),筋板(8)与上盖板之间不接触,且边梁(1)以及牵引梁(2)的中部均为向下的凹陷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其特征在于:边梁(1)的边梁上盖板(101)和边梁下盖板(102)平行设置,边梁上盖板(101)和边梁下盖板(102)两侧的边梁立板(103)垂直于边梁上盖板(101)和边梁下盖板(102),边梁上盖板(101)和边梁下盖板(102)的中部为向下的凹陷,边梁上盖板(101)和边梁下盖板(102)的两端向同一侧伸出有边梁连接板(104),边梁上盖板(101)伸出的边梁连接板(104)比边梁下盖板(102)伸出的边梁连接板(104)短,边梁连接板(104)、边梁上盖板(101)和边梁下盖板(102)与牵引梁(2)的两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其特征在于:牵引梁(2)成倒立的“几”字形,牵引梁(2)包括牵引梁上盖板(201)和牵引梁下盖板(202)以及垂直于牵引梁上盖板(201)和牵引梁下盖板(202)的牵引梁立板(203),牵引梁立板(203)的两端伸出牵引梁上盖板(201)和牵引梁下盖板(202),牵引梁立板(203)两端的分别与边梁上盖板(101)、边梁下盖板(102)、边梁连接板(104)焊接,且牵引梁立板(203)位于边梁连接板(104)之间,牵引梁(2)的中部且位于靠近车钩座(3)的一侧的牵引梁立板(203)的中部不连接,且牵引梁立板(203)中部的端部向外成90°弯折,形成两个平行的牵引梁连接板(204),牵引梁连接板(204)均垂直于牵引梁上盖板(201)和牵引梁下盖板(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其特征在于:车钩座(3)包括车钩座安装板(301)和车钩座连接板(302),车钩座连接板(302)有两个,间隔设置且相互平行,车钩座连接板(302)位于车钩座安装板(301)的一侧且垂直于车钩座安装板(301),车钩座连接板(302)与牵引梁连接板(204)焊接,且牵引梁连接板(204)位于两个车钩座连接板(3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其特征在于:连接柱(4)包括若干竖杆和若干连接竖杆之间的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其特征在于:两个牵引梁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筋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其特征在于:车钩座安装板(301)上设置有长圆孔。
8.一种重载重牵公铁两用舵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公铁两用舵轮车构架、导向轮(5)、舵轮(6)和车钩(7),车钩(7)安装在车钩座(3)上,导向轮(5)安装在牵引梁(2)两端的下面,舵轮(6)安装在连接柱(4)的下面,且导向轮(5)可在电磁缸的带动下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天津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508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