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革废水中水回用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46180.9 | 申请日: | 201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5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熊小京;楚东原;左进;陈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3/24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张素斌 |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革 废水 中水 系统 | ||
一种皮革废水中水回用系统,属于中水回用领域,包括预处理系统、反应系统、再生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包括牡蛎壳填料的A/O生物滤池和沸石滤池,反应系统包括沸石填料反应罐和离子交换罐,再生处理系统利用盐酸浸泡再生、盐水浸泡再生和气水反冲洗等工序实现沸石填料反应罐和离子交换罐的再生。该中水回用系统可将二级生化处理后的皮革废水进一步处理至满足中水回用标准要求,可回用于车间清洗和厂区绿地灌溉,实现废水的再生利用与减排双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水回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革废水中水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皮革工业生产一般包括脱脂、浸灰脱毛、软化、鞣制、染色加工、干燥、整饰等工序。因皮革加工过程中使用多种化学原料,从而使得皮革加工废水中含有油脂、胶原蛋白、动植物纤维、有机无机固形物、硫化物、铬、盐类、表面活性剂、染料等多种污染物。整个制革过程中盐腌皮每千克产生废水600~700L,水质随工厂规模、原皮种类及鞣制方法而异,其缺点是成分复杂、色度深、悬浮物多、耗氧量高、水量大。我国制革工业废水水质特征为:pH7~9,COD2000~3000mg/L,BOD1000~1500mg/L,氯化物2000~3000mg/L,硫酸盐1000mg/L,三价铬70~80mg/L,酚5~10mg/L。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和污染的不断加剧,作为清洁生产的重要方面,废水回用显得渐趋重要。
双膜法处理工艺常用于皮革废水中水回用,该工艺用经生化处理的皮革废水作为进水,然后采用多介质过滤+超滤+反渗透膜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其中多介质过滤去除生化工艺中残留的比重比较大的固体污染物,超滤工艺进一步去除水中的小分子胶体等物质,保障后端反渗透工艺稳定运行,反渗透则作为深度处理的重要手段,使出水达到回用要求,但因皮革废水有机物含量高、高盐高硬度等原因,常发生生物污染,如果处理不当,会使反渗透系统发生严重的污染堵塞,不仅会使膜的性能下降,还会缩短其使用寿命。
UV-Fenton法作为皮革废水中水回用的另一种方法,与单独用Fenton试剂相比,紫外光的引入不仅能显著地加快反应速率,减少H2O2用量,能极大地提高Fenton试剂的氧化性能,对难生物降解或难化学氧化的有机污染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而且它处理后的絮凝作用对色度也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该处理土艺的药剂费用高达8.98元/吨,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皮革废水中水回用系统,具有运行稳定、高处理率、占地少、效率高及出水可满足回用标准等优势,可作为生产车间清洗与厂区绿化用水,实现废水的再生利用与减排双赢。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革废水中水回用系统,包括中水池、预处理系统、反应系统和再生处理系统;
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缺氧/好氧生物滤池、终沉池和沸石滤池;所述缺氧/好氧生物滤池的输出端与终沉池的输入端管道连接,终沉池的输出端与沸石滤池的输入端管道连接;
所述反应系统包括沸石填料反应罐和离子交换罐;所述沸石填料反应罐的输入端和沸石滤池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所述离子交换罐的输入端和沸石填料反应罐的输出端管道连接,离子交换罐的输出端与中水池管道连接;
所述再生处理系统包括鼓风机、反冲洗泵、盐酸再生液槽和盐酸输送泵;鼓风机连接沸石填料反应罐;反冲洗泵的输入端连接中水池,反冲洗泵的输出端连接沸石填料反应罐;盐酸再生液槽通过盐酸输送泵与沸石填料反应罐连接。
所述再生处理系统还包括盐水再生液槽和盐水输送泵,盐水再生液槽通过盐水输送泵与离子交换罐连接;反冲洗泵的输出端和鼓风机还与离子交换罐连接。
所述反冲洗泵的输出端和鼓风机还与沸石滤池连接。
所述缺氧/好氧生物滤池为牡蛎壳填料的缺氧/好氧生物滤池,所述缺氧/好氧生物滤池包括依次串联运行的多个缺氧生物滤池和多个好氧生物滤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61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