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43373.9 | 申请日: | 201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6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孟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鸿叶紫新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新能源汽车 半圆球 电池箱 减震 碰撞保护 承载板 伸缩杆 收缩 震动 底面中心 第二挡板 第一挡板 电池固定 空心结构 压力弹簧 压缩弹簧 下压 下移 直杆 颠簸 挤压 行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括电池箱本体,所述电池箱本体为一种空心结构,且电池箱本体的底面中心处固定有第一弹性半圆球,所述第一弹性半圆球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挡板。本发明中,将电池固定在承载板的顶部,在新能源汽车行驶中,会受到上下的颠簸,从而使电池会对承载板形成下压的力,使伸缩杆进行收缩,通过伸缩杆上的压力弹簧,从而可以更好的对电池的震动,产生一次减震,通过直杆的下移,从而会使第二弹性半圆球对第二挡板形成挤压,从而使压缩弹簧形成收缩,对电池的震动进行二次减震,从而可以更好的对电池形成保护,防止在碰撞的过程中对电池造成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现有的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池在使用的时候,是直接的将电池放在电池盒的内部,由于新能源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在路上会产生震动,从而会使电池在电池盒的内部形成碰撞,从而会对设备造成伤害,长期的碰撞极易导致电池在使用的时候,受到损害,造成电池使用的寿命降低,会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正常行驶,同时在对损坏的电池进行更换的时候,会增加人们的经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碰撞保护功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括电池箱本体,所述电池箱本体为一种空心结构,且电池箱本体的底面中心处固定有第一弹性半圆球,所述第一弹性半圆球的顶部固定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靠近两端边缘处均焊接有压缩弹簧,所述电池箱本体的内部底面靠近第一弹性半圆球的两侧焊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压力弹簧,所述伸缩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伸缩杆的顶端焊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底部靠近中心处两侧均固定有直杆,所述直杆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直杆的底端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弹性半圆球,所述第二弹性半圆球的底端固定有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的底部与压缩弹簧的顶端焊接,所述承载板的顶部中心处嵌设有电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电池箱本体靠近四个内表壁中心处的顶部沿水平方向均开设有两个凹口,且凹口的内表壁沿水平方向固定有第一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焊接有卡合块,且卡合块的外表面与凹口的内表壁滑动嵌设,并且卡合块的内表壁卡合连接有U型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U型块的一侧外表面中心处沿水平方向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顶部沿水平中线开设有滑槽,并且连接杆的一侧外表面焊接有固定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槽的两侧内表壁沿水平中线开设有滑口,且滑口的内表壁滑动嵌设有滑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滑块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滑块的一侧外表面焊接有移动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块的两侧外表面沿水平方向均焊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共设置有两个,并且每个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滑槽的一端焊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移动块共设置有四个,且每个移动块的底部中心处焊接有固定杆,并且固定杆的底端与电池箱本体的内部底面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鸿叶紫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鸿叶紫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433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