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3D打印和金属镀层的中空杆壁波导缝隙阵列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39365.7 | 申请日: | 201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68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淼;胡聪达;段保权;广川二郎;柳清伙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21/06 | 分类号: | H01Q21/06;H01Q13/10;H01Q1/38;H01Q1/5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马应森 |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打印 金属 镀层 中空 波导 缝隙 阵列 天线 | ||
1.基于3D打印和金属镀层的中空杆壁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从上至下依次设有含有谐振腔的金属镀层中空杆壁层和金属化的中空杆壁波导馈电网络层;所述金属化的中空杆壁波导馈电网络层集成由级联的T、H型功率分配器组成的馈电网络,所述基于3D打印和金属镀层的中空杆壁波导缝隙阵列天线的输入端与馈电网络通过基于3D打印和金属镀层的中空杆壁波导缝隙阵列天线的主馈电部分连接,馈电网络与谐振腔通过耦合缝隙连接,谐振腔与自由空间通过辐射缝隙连接;
所述金属化的中空杆壁波导馈电网络层和金属镀层中空杆壁层内的相邻镀层金属杆间距不小于0.15mm;所述耦合缝隙和辐射缝隙的宽度不小于0.15mm;所述主馈电部分包括主波导和过渡波导,主波导宽度设为3.80 mm,主波导中轴相对过渡波导短路端偏移量设为1.08 mm,过渡波导宽度设为2.94 mm;所述谐振腔采用由周期排列镀层金属杆围绕而成的中空结构谐振腔;
所述波导馈电网络层由周期排列镀层金属杆围绕而成的中空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3D打印和金属镀层的中空杆壁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缝隙采用由辐射缝隙子阵周期排列的辐射缝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3D打印和金属镀层的中空杆壁波导缝隙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馈电部分将能量耦合到馈电网络中,进入天线结构,馈送至每一个辐射缝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93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生毫米波贝塞尔波束的装置
- 下一篇:天线模组、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