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线线路维修用快速检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134772.9 | 申请日: | 2018-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3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 发明(设计)人: | 冯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爱明 |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G01R19/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占伟彬 |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线线路 连接架 支撑杆 快速检测装置 钳形表 滚轮 电流检测 外侧设置 活动轮 螺丝 维修 裸露 可拆卸结构 底部连接 电线线缆 顶部设置 活动轴 连接轴 底端 拿取 拆卸 安置 脱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线线路维修用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框架、钳形表和第一滚轮,所述框架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架,且连接架的内侧安置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通过活动轴与连接架相连接,且连接架与框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外侧设置有管道,且框架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滚轮设置于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且第一滚轮通过连接轴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所述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该电线线路维修用快速检测装置设置有框架,且钳形表通过螺丝与框架构成可拆卸结构,当需要对裸露的电线线路进行电流检测工作时,通过拆卸螺丝,使得钳形表与框架之间脱离,通过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手持拿取,对裸露的电线线缆进行电流检测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维修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线线路维修用快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各个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线电缆是电力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且电线线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漏电、电流减弱等现象,需要通过电线线路维修用快速检测装置来对其进行检测工作,使得电线线路能够更便捷的对电流、电压等电力进行输送操作。
市场上的电线线路维修用检测装置一般为手持式的,且不易对管道内侧的电线线路进行快速检测工作,使得装置的工作范围存在局限性,并且难以对管道内侧的电线进行矫正操作,导致电线放置凌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线线路维修用快速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线线路维修用快速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电线线路维修用检测装置一般为手持式的,且不易对管道内侧的电线线路进行快速检测工作,使得装置的工作范围存在局限性,并且难以对管道内侧的电线进行矫正操作,导致电线放置凌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线线路维修用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框架、钳形表和第一滚轮,所述框架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架,且连接架的内侧安置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通过活动轴与连接架相连接,且连接架与框架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外侧设置有管道,且框架的底部连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滚轮设置于第二支撑杆的底端,且第一滚轮通过连接轴与第二支撑杆相连接,所述框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顶端安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与第一支撑杆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滚轮靠近框架中轴线的内侧连接有转轴,且转轴靠近框架中轴线的内侧设置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的底部安置有支撑板,且支撑板的顶端内侧设置有减震层,所述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杆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支撑板通过螺丝与双头电机相固定,所述钳形表设置于框架的外侧,且框架的底端中部外接有电线。
优选的,所述钳形表通过螺丝与框架构成可拆卸结构,且钳形表的中轴线与框架的中轴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形状与第二支撑杆的形状相吻合,且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与框架均呈垂直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的底部外侧与管道的内壁相接触,且第一滚轮的中心线与第二支撑杆的中心线相重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延长线与双头电机的底部延长线相持平,且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杆呈垂直状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通过活动轴与活动轮构成活动结构,且连接架关于框架的中轴线对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电线线路维修用快速检测装置设置有框架,且钳形表通过螺丝与框架构成可拆卸结构,当需要对裸露的电线线路进行电流检测工作时,通过拆卸螺丝,使得钳形表与框架之间脱离,通过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手持拿取,对裸露的电线线缆进行电流检测工作,而当装置需要对管道内侧的电线线路进行检测工作时,使得装置从管道入口进入,通过装置内侧的移动组件带动与之连接的钳形表对电线进行检测工作,提升装置的功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爱明,未经冯爱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347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