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活体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27323.1 | 申请日: | 2018-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6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章东平;葛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547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体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其目的在于利用活体检测提升人脸识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人脸活体检测,其技术关键在于(1)利用MTCNN方法实现对人脸的检测以及对13个关键点的提取;(2)利用提取的关键点实现人眼眨眼动作判别是否为活体;(3)通过对照片框、视频框和手机边框的检测判断是否为活体;(4)综合人眼眨眼动作判别和对照片框、视频框和手机边框的检测来进行人脸活体检测。本发明所采用的深度学习方法能够很好的防范照片与视频的攻击,极大的提高了活体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人脸活体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深度学习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人脸识别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公共安防、银行金融、公安刑侦、社交媒体等领域,特别是近来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手机屏幕解锁。然而,基于人脸识别缺陷的假冒手段也层出不穷,其中主要以人脸照片和视频影像作为冒充手段。提高人脸识别的安全性,可靠性,利用活体检测技术有效的防范冒充手段,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活体检测技术用于人脸识别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一种人脸活体检测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人脸活体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人脸检测与关键点定位:
利用MTCNN开源目标检测算法训练人脸检测模型和预测13个关键点位置,所述MTCNN算法是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利用训练的模型检测人脸框位置信息(χf,yf,wf,hf),输出13个关键点位置信息((x1,y1),(x2,y2)…(x13,y13));
步骤2:基于眨眼动作的活体检测:
由步骤1得到的13个关键点中的第1点为左眼的左眼角点,第2点为左眼上眼皮的点,第3点为左眼右眼角点,第4点为左眼下眼皮的关键点,第5点为右眼的左眼角点,第6点为右眼上眼皮的点,第7点为右眼的右边眼角点,第8点为右眼下眼皮的关键点。利用欧氏距离计算视频中第i帧人眼高hi和宽wi的比值ui,记录下ui的值,ui在设定的阈值T上呈现上下浮动,计算一段时间t内的睁眼总次数q和闭眼的次数k,当|q+k|≥2,|q-k|≤a,例如a取3,满足这些条件,则判断有眨眼动作发生,检测到的人脸为活体。
判断眨眼动作发生的条件:在第i+m帧时比值ui+mTui+m+1且随后r帧出现ui+m+rTui+m+r+1或者在第i+r帧时ui+rTui+r+1且随后m帧出现ui+r+mTui+r+m+1,其中m为睁眼后到闭眼前时间间隔内的帧数,r为闭眼后到睁眼前时间间隔的帧数;
其中wi和hi的计算公式为:
(j=1或5) (2)
(j=1或5) (3)所述阈值T的取值步骤为:
①统计数据集中n张图片人眼的宽和高,求取宽高的均值和
②计算阈值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273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