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层叠置河道水平井轨迹优化设计及控制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100840.X | 申请日: | 2018-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278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赵爽;丁蔚楠;段永明;王荐;毕有益;于丹;谢雄光;冯佳;陈俊;严焕榕;彭鑫;邓伟飞;冯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V11/00 | 分类号: | G01V11/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王芸 |
| 地址: | 10002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层 河道 水平 轨迹 优化 设计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层叠置河道水平井轨迹优化设计及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目的层段的砂组展布特征进行描述;2)将得到的叠置砂组进行靶区砂体分期次剥离,得到各小层靶区砂体;3)计算各小层靶区砂体储层关键参数并优选开发靶区;4)利用深度域轨迹控制技术确定各开发靶区真实地质产状并设计水平井轨迹;5)结合钻井测录井信息,开展随钻递进反演,进一步提高靶区信息精度,调整水平井轨迹。本方法提高了水平井深度、地层产状及薄砂体预测的精度,提高了砂体和储层钻遇率,降低钻井风险,实现了河道砂岩气藏的高效开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层叠置河道水平井轨迹优化设计及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江气田沙溪庙组气藏三角洲平原—前缘分流河道沉积为主,属于低渗致密气藏,近年来,随着长水平段水平井在该气藏的大规模应用,带动了该气藏产能的突破并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中江气田沙溪庙组气藏埋深2500~ 3000m,具有河道窄长(宽度:100~800m,长度:10~35km)、多期叠置(复合相位内有3~4期),储层厚度薄(5~30m)、非均质性强等特点,该类型气藏高效开发的关键在于能够精准刻画窄河道薄砂体储层内幕、精准预测靶区砂体地质真实产状以及有效控制水平井长穿优质砂体储层,确保水平井钻井成功率。
水平井轨迹设计和控制是窄河道长水平井高储层钻遇率的两大关键因素,首先河道砂体内幕的刻画是水平井轨迹设计的前提,近些年针对河道砂体内幕主要以运动学、动力学为基础的地震属性,波阻抗属性及分频能量属性,这些方法技术在解决川西中浅层宽度较大(800m以上)、厚度较大的(25m以上)单层河道的砂体边缘检测和储层内幕刻画等,且复合相位内多期次刻画能力有限 (1~2期);其次,前期水平井的轨迹地质控制主要在时间域上完成的,该技术缺点深度预测误差较大,轨迹实时调整反应不敏感,地层高陡地区(构造复杂) 预测产状精度较低,从而影响了水平井储层钻遇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在具有河道窄长、多期叠置、储层厚度薄及非均质性强的河道砂岩气藏开发时,现有的水平井轨迹设计及控制技术存在深度预测误差大、轨迹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薄层叠置河道水平井轨迹优化设计及控制的方法,该方法提高了水平井深度、地层产状及薄砂体预测的精度,提高了砂体和储层钻遇率,降低钻井风险,实现了河道砂岩气藏的高效开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薄层叠置河道水平井轨迹优化设计及控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目的层段的砂组展布特征进行描述;
b、将得到的叠置砂组进行靶区砂体分期次剥离,得到各小层靶区砂体;
c、计算各小层靶区砂体储层关键参数并优选开发靶区;
d、利用深度域轨迹控制技术确定各开发靶区真实地质产状并设计水平井轨迹;
e、结合钻井测录井信息,开展随钻递进反演,进一步提高靶区信息精度,调整水平井轨迹。
本发明通过对目的层段的砂组展布特征进行描述,得到目的层段砂组的地震相、地质异常边界、河道空间展布特征;采用多期次靶区砂体剥离技术,将砂组多期次河道进行剥离,得到各小层靶区砂体空间展布特征及相关的储层关键参数;利用深度域轨迹控制技术调整提高每个靶区砂体的真实地质产状,得到各小层靶区深度域地质产状及高精度的水平段轨迹;结合钻井测录井信息,开展随钻递进反演,提供更准确的储层物性等相关信息,指导实钻轨迹;该方法提高了水平井深度、地层产状及薄砂体预测的精度,提高了砂体和储层钻遇率,降低钻井风险,实现了河道砂岩气藏的高效开发。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步骤a中利用地震多属性分析、分频技术、样本聚类地震相分析和三维相干技术进行地震数据体扫描,得到目的层段的砂组展布特征。通过采用上述分析技术对目的层段的砂组展布特征进行描述,得到目的层段砂组的地震相、地质异常边界、河道空间展布特征等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1008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发护发素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微波放大器的自动功率控制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