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极耳焊接强度评估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094794.7 | 申请日: | 2018-09-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栋;陈利权;何巍;祝媛;刘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G01N19/04;G01R31/38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516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极耳焊接 焊接测试 测试 内阻变化 强度评估 振动测试 锂电池 滚筒 合格品 电池极耳 抗振能力 次品 焊接 判定 转动 合格率 监控 评估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锂电池极耳焊接强度评估方法,提供电池,对电池进行焊接测试,焊接测试为振动测试和/或滚筒测试,比较焊接测试前后的电池的内阻值,得到内阻变化率,若内阻变化率大于10%,则判定电池为次品,反之则为合格品。在对电池极耳焊接强度的评估方法中增加振动测试用于对电池的极耳焊接处的抗振能力的测试,通过对电池进行滚筒测试主要是对电池的极耳焊接处的抗转动能力的测试,进一步提高对电池的极耳焊接质量的监控,提升电池的可靠性以及保证电池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极耳焊接强度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产品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广泛的应用,对其安全性和产品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确保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锂电池极耳焊接一般包括正极耳与盖帽之间的激光焊接、单个负极耳与钢壳底部的电阻焊接以及双极耳与钢壳底部之间的电阻焊接。在电池的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极耳的焊接强度进行抽检,以保证电池的合格率。目前,电池极耳焊接强度的评估手段较单一,不能很好地对电池极耳焊接的可靠性做出正确的评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极耳焊接强度评估方法,可以对极耳焊接质量进行监控,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锂电池极耳焊接强度评估方法,提供电池,对所述电池进行焊接测试,所述焊接测试为振动测试和/或滚筒测试,比较所述焊接测试前后的所述电池的内阻值,得到内阻变化率,若所述内阻变化率大于10%,则判定所述电池为次品,反之则为合格品。
作为所述的锂电池极耳焊接强度评估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进行焊接测试之前,对所述电池进行拉力测试,所述拉力测试包括对所述电池的负极耳进行拉伸,若使所述负极耳从所述电池上脱落的力度大于或等于30N,则判定所述电池的所述拉力测试合格;
若使所述负极耳从所述电池上脱落的力度小于30N,则判定所述电池的所述拉力测试不合格,仅当所述拉力测试合格的所述电池才能进行所述焊接测试,否则判定所述电池为次品。
作为所述的锂电池极耳焊接强度评估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进行所述拉力测试时,拉伸所述负极耳的拉力的方向与所述负极耳的长度方向垂直。
作为所述的锂电池极耳焊接强度评估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进行所述拉力测试时,将拉伸所述负极耳的速度控制为100-200mm/min。
作为所述的锂电池极耳焊接强度评估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在对所述电池进行所述拉力测试之前,先对所述电池进行极耳焊接处外观检查,所述极耳焊接处外观检查包括正极耳与盖帽之间的焊接处外观检查以及所述负极耳与钢壳之间的焊接处外观检查,若所述正极耳与盖帽之间的焊接处的外观良好且所述负极耳与钢壳之间的焊接处的外观良好,则所述电池的所述焊接处外观检查通过,否则所述电池的所述极耳之间的焊接处外观检查不通过,仅当所述电池的所述极耳焊接处外观检查通过后才能进行所述拉力测试。
作为所述的锂电池极耳焊接强度评估方法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正极耳与盖帽之间的焊接处外观检查包括观察所述正极耳的焊接处表面是否出现破裂以及观察所述正极耳的焊接处表面有无发黑现象;
所述负极耳与钢壳之间的焊接处外观检查包括观察所述负极耳的焊接处表面是否存在焊接飞溅、焊接裂纹的现象以及观察所述钢壳表面的镀层有无破坏;
仅当所述正极耳的焊接处表面无破裂、所述正极耳的焊接处表面无发黑现象、所述负极耳的焊接处表面不存在焊接飞溅、焊接裂纹现象且所述钢壳表面的镀层没有被破坏时,则对所述电池进行所述拉力测试,否则将所述电池判定为次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0947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